军队刚刚整编完毕,皇家学院又开学了。
以前皇家学院成立的时候,李峰觉得一年一千人已经很多了,可是这两年用人的地方太多了,现在皇家学院的学生毕业之后,全部都被分配到了各个工厂和商行以及辽东的官府中。即使如此,毕业的学生依然无法满足需要。
现在皇家学院经过这两年的扩建,已经成了一座巨大的城市,可以容纳数万学生居住和学习了。今年皇家学院招生达到了一万五千人,从全国招收的学生,源源不断涌向京城。现在许多有着秀才功名的人,也放弃了继续科考的机会,报考了皇家学院。因为参加科举考试毕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想闯过去实在是太困难了。
而现在皇家学院的出路要宽得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那些商行工厂中,俸禄优厚不说,还有可能成为有品级的人。这对于那些读书人的诱惑是巨大的,尤其是今年辽东和吕宋那边,派去了大量的学生充当官吏,这个消息一下子就给一直对皇家学院观望的学子们一针强心剂。于是,大量读书人便涌向了皇家学院。
皇家学院的院长,还是朱由校,现在管事的是副院长徐光启。
徐光启这个人,当真是个人才,既能做的科学的学问,因为做过官,所以协调组织能力也很强。他将偌大的一个学院,管理的井井有条,蒸蒸日上。到了这个份上,李峰也很少参与皇家学院的管理了,只是在大方向上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具体的事情,就交给徐光启办了。
但是李峰依然忙碌了,他忙碌的原因是武备学院从皇家学院里分离出来,筹办皇家军官学院。
军官学院的位置搬到了南苑,紧挨着皇家陆军第一军的军部。这个院长还是由朱由校当着,李峰还是用兵部侍郎的位置兼任副院长。马铁作第一军的军长,兼任着皇家军官学院的院长一职。
今后皇家陆军学院的的学员,将会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从地方招收的学生,第二部分就是从部队跳出来的优秀的士兵,第三部分就是对老式军队中的军官进行轮训。
朱由校对皇家学院很重视,他知道这事关大明的安危。而且新军的作战能力是有目共睹,依照大家的估计,现在新军是一万人能够战胜三到四万建奴士兵,十万左右的明军卫所兵。尤其是李峰一战定辽东,将建奴撵到了朝鲜;皇家海军直达南洋,开疆拓土,这让朱由校十分振奋,同时在国民之中,朱由校的威望也与日俱增。在大明中央日报的不断推动下,朱由校已经被不断神化。
一个人是需要信仰的,现在大明的百姓的信仰就是他们的皇帝。
在民间的传说中,现在的皇上,是三皇五帝转世,无所不能,假以时日,皇帝一定能够将大明带着走向辉煌。老百姓们有了信仰,干活有劲了,心中都充满了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