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当那些大大小小的商家作坊工匠们拿着东西,跑到京城来找奇趣阁之后,李峰便不得不和那几个商家对比赛做了一个变更。那就是这些商家们先比两场,取最后胜出的五件“宝物”,再来和奇趣阁进行决赛。
韩清的目的,是要拉过来天下的工匠,对李峰进行压迫,人来的越多,他就越高兴。
而李峰之所以答应对方,却也有他自己的考虑。他已经吩咐王应朝,将这些来参赛的工匠作坊,进行了仔细的登记。每一件作品,是那个作坊,那个工匠做的,要尽可能详细,尤其是工匠自己来参赛的,绝对要将住址家庭也要登记好。不为别的,李峰是想到了一个问题,若是能在这次来参赛的人中,能够发现几个人才,并拉拢过来,岂不是赚大发了?十七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啊!
哼,你们设个圈套给老子,老子顺势而为,利用这次机会,宣传我奇趣阁,再招揽一批人才。等到你们这帮孙子醒悟过来,会不会捶足顿胸,后悔莫急?
李峰一边想着,一边往台上看去。
这些参赛的作品,涵盖面很广,从木器到竹器金银器物,反正只要是人动手做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有。
第一组上台的,有二十人,他们每人带上自己的作品上台做演示,然后台上的评判合议一番,选出两件参加后面的复赛。
等看到这二十人的作品,李峰不由得有些无语了。
第一人是来自南方的一名竹匠,拿来的是一张竹子编成的凉席。那凉席的竹篾剖的像棉线一般粗细,又根据不同的颜色,精心编制出了一幅猛虎下山的图案。这哪里是一张凉席,分明就是一幅图画嘛。
这幅竹子在评判的手里转了一圈,甚至朱由校和张皇后,也接过去摸了摸,都赞叹不已。
李峰也很佩服这样的工匠,不过这种项目,却不是他想要的。
第二个人的东西,乃是来自西安的一个乐器作坊制作的一把琴。据主人介绍,乃是用采自终南山中的千年梧桐古木,阴干二十年,耗费了数年的功夫,才制作出来的。这琴在众人的手中传了一遍,魏广微甚至还亲手弹奏一支小曲,都道此琴确实是新制作的好琴。
第三个人,是来自山东的商行,将随身带着的大筐打开,却是拿出了一个龙头风筝。这风筝有一百零八节身体,据说放上去之后,有四十多丈长。不过因为现场限制,就无法演示了。不过朱由校是明显对这东西产生了兴趣,开始喜形于色,抓耳挠腮起来。
……
李峰看着这些东西,不由得有些郁闷。国人的思维和聪明才智,都被用在了这些娱乐项目上。而且大多只是将前人的东西进行模仿和改进,很少突破和创新。
与李峰不同,他的老娘老爹还有沈家三母女,却和所有的人一般,看的兴致盎然,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中午的时候,休息了一阵,大家又用过膳食,接着评选。到了申时,也就是下午三点钟的时候,终于完成了初赛和复赛,最终选出了五件器物,与奇趣阁进行对决。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