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少年中国

大明匠相 南极 1208 字 9个月前

李峰他们班的语文老师,特别牛逼,教会了他们做新时代的“八股文”作文。这个八股文作文法,是专门针对议论文写作的。这个老师让他们牢牢记住两个套路:一个是从量变到质变,一个是事物的两面性。将这个套路记熟悉了之后,不论给什么命题,都能够往这两个套路上靠。

比如说,遇到了“南京老太扶不扶”的题目,从量变到质变来分析。一件这样的事情,如何如何,两件这样的事情如何如何,社会风气会如何变化,最后发展到了质变,又如何如何甚至会国将不国……当然也可以从事物的两面性来分析:这件事情,一方面这个老太如何如何,说明精神文明教育还有死角,另一方面,还有好人如何如何,所以我们要惩恶扬善如何如何。

可以这么说,李峰高中学了三年的语文,其实就写了两篇议论文,一片是关于从质变到量变的,一篇是关于两面性分析的。遇到不同的题目,其实都是开头不同,然后后面都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作文,他们班,每年的作文,每次考高分……

所以,这一次,李峰仍然用到了这种方法,那就是不管你杨涟出什么题目,我都给你拐到这个《少年中国说》上来,谁叫他只记得这一篇古文呢?

李峰将草稿打完,再次检查了一边,又重新誊写了一遍。这个时候,举目四望,发现其他人,没有几个动手的,大多数人,都还眉头紧锁,一筹莫展。

李峰停了笔,站起身来,在万众瞩目中,大步迈向前台,交卷了。

交完卷子,李峰回过身,对身后的诸位书生们拱手说道:“诸位,李某不才,领先一步了!”

“噗通!”立刻,就有一个学生白眼一翻,昏倒过去。

就连冯奇,也是忍不住手下一抖,将纸上弄出一个大黑点。他心中现在已经对李峰有了心理障碍,不由得抬眼望台上看去,想看看几位评判的表情。

此时,李峰的卷子已经交到了杨涟的手中,杨涟皱着眉头,看了片刻,眉头便舒展开来。再往下看,微微颔首,最后不由得满脸露出笑容,带着激动的神色,将那卷子交给了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