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李峰就马不停蹄地忙开了,在沈家对面租下了一间店铺,又带着沈芳四处找各种作坊做东西。一连几天的时间,沈家都见不到他。
几天过去了,在沈家西墙之外的院子里,李峰和沈芳两人正在忙活着。这几天,两人终于将东西收拾齐活了。屋子里,李峰用砖砌成了一个圆圆的炉子,炉子中间,放了一个坩埚。坩埚里面,堆放了一些粉末状的东西。这些粉末,是李峰这几天收集来的石英砂、碱粉、石灰石,按照比例配成玻璃原料。
说起玻璃来,李峰并不陌生。在后世的时候,他的工厂要订购一些玻璃部件,与玻璃厂接触过。那个厂子不大,厂长很热情,还邀请李峰去厂子里参观。李峰也是一个好奇心重的人,将这玻璃从原料配比到最后产品成形的过程都看了一遍,没想到在穿越后,竟然能够用的上。
“开工!”李峰下令道。
沈芳连忙就开始生火,上好的煤炭冒出炙热的火焰,随着风箱的运作,炉膛内的温度越来越高。
“快快快,加点劲!”李峰看了看坩埚里的情形,这时候,可没有什么温度计,他也不知道火候,于是只好催促沈芳。
随着炉火越来越旺,屋子里的温度也越来越高,两人索性就脱光了上衣,甩开了膀子干起活来。二人轮流拉风箱,过了二十多分钟,李峰终于看到坩埚里发生了变化,粉末已经减少了,里面似乎多出来一些液体。
“成了!”李峰大喜,连忙停火,用一把特制的大钳子将坩埚夹了出来。将里面的液体慢慢倒到另外的一个坩埚中慢慢冷却。
不多时候,那水状的液体慢慢变成通红色粘稠状物质,李峰连忙又拿出一把钳子,将这团粘稠状的东西勾了出来,放在一个光光的瓷板上,然后就学着人家那些玻璃厂的师傅的样子,开始用一根铁管吹制起来。
经过了数十次的失败之后,终于一个很好看的玻璃酒杯制成了。
失败的次数多了之后,手法也就慢慢的娴熟起来,到了晚上的时候,李峰竟然制成了十多个酒杯。
“原来这西洋的玻璃是这么制造出来的!”沈芳看着手中的玻璃杯子,激动的声音都在哆嗦,仿佛手里拿着的不是玻璃杯子,而是金子银子。
沈家所处的位置,在涿县的东关大街之上,乃是涿县除了鼓楼大街之外,数得着的繁华之处。在六月底的时候,东关大街上,忽然发生了一件新鲜事,沈家对面的一家店铺,忽然被一块大红的布围了起来,不知道里面在干什么。在大红布的上面,还贴着个大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