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是想吃鸡肉,林姝才不会费这功夫养鸡,倒不如掏出银子去买来吃,索性也不贵。
之所以养鸡,一是为了培养三个娃的爱心,为了给他们陪伴,二则是为了练手,给以后开养鸡场积累经验。
等鸡长大了,就可以鸡生蛋,蛋生鸡,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到时候,她就坐着数钱就行。
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她就喜欢吃鸡,烤鸡炸鸡手撕鸡,蒸炒煎煮肯德基……
各种各样的做法她都喜欢,而且鸡肉肉质鲜美,又是优质蛋白,可谓是老少皆宜。
以后她要打造美食一条街,鸡肉是不可或缺的大功臣。
想着老家里的竹叶酒应该差不多了,地皮也已经选了出来,林姝下午便打算再回一趟村里。
村里春耕秋收等事情由村长管理,里正管的事情则是宗族祭祀之类,地皮选好后,需要由里正开明宗族,并且报给村长。
说白了,村长和里正各司其职,谁也不干预谁。
平常时候,村里的重大事项由里村长和里正共同商议决定。
这是原著的设定,林姝当初看的时候也就粗略扫过一眼。
过来里正家的时候,有村里人告诉林姝里正在村长家,似乎是在商议村里修路的事情。
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无论是在古代还是二十一世纪,都是管用的。
牛角村依山傍水,通往镇里和县城只有一条不太宽敞的土路。
平常还好,要是一下雨,道路就会变得泥泞难走。
难走的程度,可以用人过留鞋,车过掉轮来形容。
一般人还好,像林姝这种经常在这条路上往返做生意的,自然是想有一条比较平坦的石子路。
心里想着,林姝已经到了村长家,还没进屋,便听见里头传来一阵说话的声音。
没有偷听的意思,林姝直接敲响了房门。
“村长在家不,今儿我过来是想商议盖房子的事情。”
见到林姝过来,里正倒是没说啥,村长先吃了一惊。
秦衡家在村里头是出了名的困难拮据,倒不是因为秦家三房不会挣钱,而是因为林姝太能花钱。
不说以前,单说最近这两个月以来,他走到哪儿都有人在掰扯秦家三房的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