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曹操前期的其他“知名”谋士,郭嘉可以说是最年轻的。年纪轻,资历浅,去世早,却与大他十岁,数十岁的功臣们并列,在史书中留下一席之地,这样的人,纵然他非惊世之才,也绝非庸碌之人。
可正是因为他年纪轻,资历浅,去世早,在史书的春秋笔法之下,令后世之人对他的能耐生出疑虑,形成两种天差地别的评估。
可不管后世如何点评,郭嘉在史书中占据一席之地是事实;与程昱等知名谋士共同列传是事实;被著书者赞誉,受曹操欣赏与信重,在死后被曹操三次恸哭,写信追思也是事实。
甚至,著名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也曾向身边的众人推荐《三国志 郭嘉传》,并多次提及郭嘉的事迹,对他的战略思想表示高度赞扬。
崔颂自穿越前便对郭嘉这个角色心存好感与惋惜。穿越后的一番相处,不但增进了他对郭嘉的了解,使他心中的郭嘉从一个单薄的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3D模型,更使郭嘉在他心中占据了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位置。
因此,在听到有人说郭嘉的坏话后,崔颂想也未想,当面与人顶了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1][2]出自晋 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
我爱嘉吹,但是我讨厌过分的嘉吹。
过分的嘉吹和无底线的嘉黑一样讨厌。
每次看到弹幕上刷“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就有一种毛骨悚然的尬感,隐约明白为什么那么多黑郭嘉的了。恳请同好们讲点基本法……想想鲁迅先生的话,多智则近妖。
第119章 口舌之争
因着曹操的态度, 不少府臣对新来的崔颂起了重视之意。朝廷与司空府还未传来正式辟召的文书, 就有文臣雅客的请帖三天两头地送到他那儿, 邀请他参加各种名头的小会与聚宴。
崔颂推了那些小规模、目的性明显的聚会, 只接了一张“以文会友”的酒帖, 按时入场。
哪知才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入座,就听到旁边的人在说郭嘉的坏话。
“论出生与资历, 他不及二荀;论名望与文才,他不如孔文举与您;此人既无建树,又无英才, 何德何能, 得主公偏爱?”
崔颂眉峰一皱, 到底忍住心中的不快, 替自己斟了一杯酒。
可他按捺住了星星点点的火气, 对方却没甚么眼色, 偏要过来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