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十六

裙下之臣 白汐兮 2291 字 9个月前

“依顾大人谨慎小心的个性,只怕回信都被销毁了吧。”

顾言之笑了笑:“王爷说得有理有据,臣差点都信服了。只是王爷许是不知,臣的隶书是当年进宫伴读时太师教的,而臣的父亲偏爱行书,所以平日书信皆用行书来写。”

宫人把他平时与顾朝平往来家书呈到御前,李曦看了眼,这才舒展开眉眼道:“是行书。”

“呵,强词夺理。”文国公冷眼看着顾言之:“就算如此,这又能证明什么?字迹是你的,玉符也是你的,顾大人还是乖乖认罪吧。”

“要说天下谁人能认出臣的字迹,非徐太师莫属,微臣恳请陛下召徐太师觐见。”顾言之说道。

靖安王和文国公对视一眼,为何顾言之在这个时候会想让徐寅过来,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两人顿时觉察一丝不妥。

“徐太师这几日抱恙无法上朝……”文国公开口道。

话未说完,门外响起中气十足的声音:“臣徐寅求见陛下。”

“徐爱卿,快进来。”李曦忙道。

徐寅穿着暗红朝服进殿,行至顾言之身旁,深深地看了顾言之一眼,眼底有歉然和愧疚。

顾言之轻点了下头,朝他淡淡一笑。

“老臣今日进宫,一是为了给顾大人平反、二是特来向陛下请罪。”

“徐大人,你在说什么?”文国公压着怒气道:“你及时告诉陛下顾言之勾结外敌,功不可没何罪之有?”

徐寅没有看他,跪地磕了一记响头,道:“臣,愧对虞朝先祖皇帝,愧对陛下厚望。顾大人他……没有勾结外敌,臣犯下弥天大错,诬陷朝廷重臣,其心可诛!”

“徐大人言重了,请你把事情当着陛下的面说清楚吧。”李娇说道。

徐寅点点头,把徐仲先贪污粮饷、户部侍郎送来证物一事娓娓道来。最后他轻叹一声:“高棋把书信送来时,我一眼便看出那字并非出自顾大人之手,字迹虽像,可却少了一点不羁之味。”

隐在人中的户部侍郎高棋忽地跪地惊慌道:“陛下明鉴,臣、臣冤枉啊!徐大人你怎能污蔑下官。”

“臣所言句句属实,请陛下明察。”徐寅道。

靖安王和文国公怎么也想不到徐太师竟会临时倒戈,文国公咬着牙槽硬是扯出一抹虚笑,低声道:“徐大人,你可要想清楚了再说。”

徐寅睨他一眼,淡声道:“老臣前些日子做错了事,所幸现在醒悟为时不晚。上阳太守徐仲先贪污粮饷理当依法处置,臣包庇徐太守、诬陷朝廷重臣死罪难逃,求陛下降旨赐臣一死。”

文国公说道:“陛下,徐太师分明是被顾言之收买了,请陛下下旨将二人关押起来依律处置。”

身后的大臣们纷纷跪地高呼:“臣等附议。”

大学士张泯站出身道:“文国公此言差矣,您如何得知徐太师所言非实?臣建议先将户部侍郎高棋带入大理寺接受审讯。”

张泯身后大臣也跪地齐道:“臣等附议。”

朝中两拨大臣各持己见,剩余的大臣零零散散地站着,低着头不作声。

李曦脸色郁郁,沉声道:“如今你们各执一词,叫朕如何做决定?“

双方僵持不下时,靖安王道:“臣还有一名人犯可证实顾言之的罪行。”

侍卫羁押着凉州刺史冯宽上了殿。

顾言之看着他默了默,扬唇道:”冯大人。”

冯宽面如死灰,不敢看他,哆哆嗦嗦跪下:“凉州刺史冯宽拜见陛下、长公主殿下。”

“冯宽,把顾言之怎么和你联络,你们又是怎么和南楚勾结的事情说清楚!”靖安王低喝道。

冯宽瑟缩一下道:“顾大人一直都是用飞鸽联络下官的,只要飞鸽一来,下官就去凉州城外五里亭等候,会有专人送来密信,我再想办法与南楚联络。”

“你说顾大人会派专人前往凉州送信,那他为何不直接与南楚联系,而要通过你来多此一举呢?”李娇问。

冯宽把头垂得更低,结巴道:“因为、因为……总之下官确是依照顾大人的命令办事。”他对着李曦道:“陛下,臣知错了,饶臣一命啊。”

顾言之开口道:“若没记错,本官只与冯大人你在凉州有过一面之缘,你为何要诬陷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