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普通士兵们休息的长箱车里,就只有两排布包的条座和一个烘脚烧水的火炉而已,但至少可以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于脯饼食,放在上面烤制加热。为了过冬的准备,我们随军携带了不少柴碳、火油和动物脂肪。
停营的时候,这些长箱车同挂钩联结或是堆叠起来,架上火铳和刀枪,就是某种掩体和简易哨垒。
而辅军和散兵的序列里,就只有大篷车和车里一个火盆,作为轮换的休息了。这种用平板大车加上木条蔑架罩上雨篷布,而临时改制的大篷车,形同一可以在车上移动的简易帐篷,虽然有配重高,不好保持平衡之类的缺点,但是好歹有个挡风遮雨之所。
行军时,则把牲口拴在车后,牵引这缓缓行进。宿营时直接并排挤着睡在上面,也可以通过架高的轮毂,隔开地面的潮气。
数车围成一个小圈,若于小圈组成一个大圈,将骡马环绕在其中,然后平整沙石铺上于草捆,用篷布罩顶,就是临时马厩和储物棚子,再在车前挖一条排水兼防线的壕沟,环环相套,就是基本营盘的格局了,简单而便利的多。
这种寡淡而沉闷的行军,直到遇见滑州的韦城境内,被掠一空的粮台所废墟,才重新警戒而振奋起来。
我的前哨部队,也终于遇到了零星的战斗和小股出没的敌人,只是他们都没有什么组织和次序,在这片战线后方的空白中,忙着抢掠和搜括地方。
直到远远见到我大队人马的旗帜,这才惊觉起来,纷纷向着远处逃窜而去,或是丢下武器脱掉袍甲,四散与乡野之中,却是没有多少像样的战斗意志。
很难想像,我们之前交手和追击的那只河北军,就是靠这些人来把,动线上回防包抄的至少五个军,给打的满地找牙,溃不成军的。
这是我军的标准太高,还是作为对手的友军实在是太弱菜,我是抱着这种疑问和纠结的心情,开进汴州的防线,然后在五丈河畔的陈桥镇,遇到第一只据垒固守的敌军。
陈桥镇,没错就是另一个时空,赵家老大黄袍加身的那个陈桥镇,只是作为原本水运折冲的沿线粮台据点之一,已经被环绕的壕沟木栅,和筑高两丈的外墙,给严实的包围起来。
好些北军的旗帜和人影,在上面探头探脑的打量着我们。
好容易遇到这么一个像样点的对手,一路被糟糕的道路和恶劣天气折磨的,已经老大不耐烦的六位营官,几乎是在军前摩拳擦掌的,争先想我请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