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樊凡学识也是极佳,未必就没有机会。”
“他所长乃是对对子,赋诗想必就是了了,而唐同学五岁成诗,在州里都小有名气,樊凡在诗词上,怕是不及其十一。”
“也是,作诗还需闲情雅致,樊凡出身农家,是要吃亏的。”
……
……
言语之间,评判官已将二卷选出,交由周知县呈上,却未向众人公布此二人是何人。
妙就妙在,学政大人看第一卷时,反应平平,看第二卷时,竟也与教谕们一般,惊艳之情露于言表。
竟然让出自翰林的学政大人都惊艳,会是何等好诗?众人有些迫不及待了。
知府大人也忍不住好奇,凑过去一瞧,连连抚掌称道:“好诗好诗!”
二人品鉴一番之后,该是学政大人点评了,只闻学政大人道:“学生唐贤程上前听评。”
“学生到。”唐贤程哪怕是个闷罐子,此时也不免一喜。
点评顺序前后,很能说明问题。
场外众学子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你这‘春雨潇潇落入城,商道两侧闹依旧’一句,倒是不错,余下诗句平平,虽用词华丽,却不得意境……然,有此水平已是难得,莫要气馁。”学政大人评价道。
底下,唐贤程听到“余下诗句平平”一句时就愣住了,整个人发蒙,后头的话一句没听进去……令众人惊艳的一篇,竟不是他的诗?
愣了片刻,周知县赶忙推了他一把,唐贤程才清醒过来,拱手道:“谢大宗师教导!”脸上难掩失落之情。
学政大人清清嗓子,继续说道:“余下我手中的这篇,其主便是今日童子会榜首,我本欲点评一番,不料写得浑然天成,无可改之处,不如我念诵一遍,与大家共赏。”
大宗师竟然要亲自念出来?
只闻:“农家乐。”
此题一出,已然毫无悬疑,榜首乃是樊凡无疑,四人中唯他一人出自农家。
“农家粗碗腊酒浑,有客盈门备鸡豚。”
农家喝浊酒,吃豚肉,富人们并瞧不起,在此处竟并无一丝卑微之意,反倒表达出了农家豪放、好客的淳朴之情。
“小童怡乐院中沙,日暮老翁笑意存。”
小童在家里玩沙子,天要黑了,老人归家,脸上带着笑容,侧面表达了“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可以安享天伦之乐,村中十分和谐。
“山山水水本无意,盼目两望牛头村。”
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山水,没什么特点,却因是牛头村的,让诗人频频回望,十分眷恋。
如此念完之后,在场众人沉默无言,再无人敢怀疑樊凡的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