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朱鸾笑得花枝乱颤,头上插着的唯一一支发钗流苏摆动,叮叮咚咚的煞是好看,赵铎看直了眼,脱口而出:“好!”

始终冷冷清清不愿意与赵铎多接触的孟清随着赵铎这一声赞扬,终于将视线放在赵铎身上。少女眼中沁出疑惑——赵铎好色、自私、奢侈、多疑、冷血,自己过去为什么会觉得他在宫中过得艰难,需要很多爱护才能好好过下去?

孟清忍不住自嘲,清冷如月的脸上也带上几分冰凉的笑意。

孟清不爱笑,哪怕愉快的时候也只是请抿嘴角,赵铎没分辨出她嘴角挂着的是冷笑、嘲笑还是开心的笑,他还当自己过来了,孟清高兴。

于是,赵铎展臂将孟清也拉进自己怀中,左拥右抱的往主位走,愉快的问:“清儿想到什么了?笑得这般开怀。”

当然是因为你可笑,对你释放怜爱和同情的自己也十分可笑。

孟清嘴角的笑意淡了下去,垂下长长的睫毛,“陛下,妾正与贵妃谈到市井话本的故事,有一则十分有趣。”

孟清出身书香世家,她从小到大走到哪里都要手捧一卷书,最不缺的就是书中见闻,能让孟清有兴趣的故事,一定有令人叹服的地方。

赵铎顿时来了兴致,拉着朱鸾细嫩的手掌,揉了几下追问,“哦,什么故事?”

朱鸾起身,顺势挣脱了赵铎纠缠,亲自去茶桌取了写到一半的话本回来,塞进赵铎怀里,“是我父亲军中的一段奇事。”

赵铎等着朱鸾继续将,她只说了这一句却不说了,赵铎成天到晚看奏章烦闷得很,一点不像自己看,随手将书册丢回朱鸾怀里,又去抓着她的手指把玩,大言不惭的要求,“讲故事别讲一半,好好说完。”

我没说一半,我只说了一句。

朱鸾心里翻了个白眼,对于赵铎这种几百字小故事都懒得自己看的行为很是不耻。

她给了水红一个眼神,水红马上将靠垫挪过来让朱鸾能舒舒服服的靠坐着。朱鸾斜倚在迎枕上,与孟清对视着笑了一下,才开口说:“是我小时候的听说的事情了。男子从军难免性命之忧,有一男子恰巧经历一场大战,整个小队被胡人包围,肚子上遭人恒砍一刀,当时疼昏过去。他以为自己死定了,没想到过了两天居然迷迷糊糊的在死人堆里醒过来,侥幸留下一条命来。可大军这时候已经远远离开了,等到男子费尽千辛万苦回去军中核对上身份后,他亡故的消息和抚恤的银钱早已经传回家乡。大战未平熄,战士不得私自离开,男人走不得。等到大战彻底结束,他还乡的时候却发现妻子为了能带着三个孩子活下去,招了一房赘婿。”

“你说的是父皇登基之初,淳维汗带着胡人十七部进攻的事情吧?”赵铎忽然插嘴。

在朱鸾心里,赵铎是个很……没脑子的人,她没想到赵铎居然对边关战事居然很清楚。

她微微一愣,随即点头,“正是那时候。”

赵铎尖刻的说:“那场大战一共没打三年,一个女人死了丈夫,竟然连三年孝期都不愿意守。此等□□,想必被那男人杀了解恨了吧。”

孟清骤然捏紧了拳头,一时间喘不上气来。

朱鸾看着赵铎得意而自信的神情,眼底晃过怜悯,语调不变的继续说:“赘婿是男人族中自小失怙的孩子,被一无儿无女的贫穷老秀才捡去照料。他吃百家饭长大,身无恒产。入赘后也并不与男人的‘寡妻’同床,夜夜在睡在地面的席子上,每日天不亮就出门打柴、耕作,闲暇时候才继续学业,将男人父母当作亲生父母、儿女认作自己的孩儿照料。不但让男人一家老小吃饱穿暖,还送了家中长子进学堂识字。男人看到不知妻子和赘婿并无瓜葛,只当妻子已经再嫁。他不愿意露面再让妻子为难,干脆住到附近的山林之中打猎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