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气极大,架着季瑶动弹不得,不由下意识看向了昭王。
娇娇柔柔的小娘子,眉若黛描,眼同水杏,略含着一丝不安怯怯将他望着,像有鸟羽轻拂过心间,昭王心中一阵心猿意马的酥麻。他故作淡漠地“嗯”一声,移开目光,“走吧。”耳郭却渐渐红了。
“小子,哪有你这样哄女人的,挑衣服这种事都不由着她?”
他话音才落,有人笑着从里间掀了帘子出来,一身朱青色织金长袍,头顶玉龙冠,剑眉星目,鬓如刀裁,摇一把十二柄的玉骨红枫折扇,端的是风流俊朗,清隽雅逸。
玉白的扇骨一合,那人一扇子敲在白祁额上,恨铁不成钢地道:“你啊你,先前窈娘说你军中的人带了个小姑娘来强买衣裳,本王就猜是宁缨,还当你是万年的铁树开了花。不承想竟还是一幅老样子,成日里摆着张死人脸,也不怕吓着本王的侄媳妇。”
“怎么,在西北打了胜仗,终于开窍了?”边说边笑着瞄向季瑶,猛地怔住。
额。侄媳妇?
季瑶原本如芒刺在身,不自在得很,触到来者神魂出窍的面,神色戒备,下意识躲在了昭王身后。昭王面无表情地拂下敲在自己额上的扇子,“还不见过晋王殿下。”
来者便是当今天子的叔叔,太|祖幼子晋王白珣,生性放荡不羁,最没个正经。此时亦回过神,收了折扇言笑晏晏地唤:“来,侄媳妇,快让皇叔瞧瞧。”盯着季瑶的一双清目五味陈杂,辨不清喜怒。
季瑶一时尴尬无比,见昭王始终没有回应,只得低着头上前一福,“殿下说笑了,民女季瑶,是殿下帐中一名书吏,并不敢心存妄念,望殿下明鉴。”
“哟,还是金屋藏娇啊?”
晋王笑得愈发促狭。季瑶晕红了脸,小手不自觉攥住了昭王的衣裘。昭王这才缓缓道,“是我军中新招的书吏,凉州人氏。还是个小姑娘,您别吓着她。”
白珣却笑,“是本王吓着她了?”揽了侄儿往里间去,临去时仍回头望她一眼,神色复杂。
送走这尊瘟神后,季瑶同宁缨都觉自如不少。窈娘将她们请进茶间,趁着布茶的功夫,宁缨打趣道:“你放心,晋王只好人|妻,不会打你这样的小姑娘的主意。何况还有我们殿下。”
季瑶却没开玩笑的心思,不安道:“大人,可是我方才说错了什么,引得晋王殿下不快?”
宁缨努了努嘴,“怎么,裴家的人没和你说,你同晋王过世的皇姐——崇微先公主长得很像?”
崇微公主白瑗,太|祖之女,先帝之妹,天启二十一年下降裴家第三子裴行简。婚后夫妻和睦,恩爱非常,至今都是皇室高门联姻的一段佳话。
然,这对苦命鸳鸯并没有恩爱太久,次年末裴氏谋划太子巫蛊案,裴行简前往江南欲引藩王进京,事败被杀。彼时公主已有身孕,得知丈夫死讯后悲痛欲绝,难产而死,连那刚出生的小县主也未能保住。后来即位的先帝十分悲恸,在洛阳修筑国寺崇宁,建皇女台,种植满城桐花。更从京畿三辅移栽银杏,取长生之意,为妹妹祈福。
季瑶摇头,“他们倒是说我和先太子妃有几分相似。”
宁缨情知是裴家谎言,冷笑一嗤:“都是诓你的,可见你傻,被人拐了还不知。”
顿一顿,拨着茶盖幽幽然又道:“不过,与这二位相似可都不是什么好事。到了京城你就知道了,你这张脸只会招来祸患,届时也就只有我们殿下能护住你,且等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