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年局势动荡,大姑姐害怕牵连她们才一直不敢和家里联系。
后头虽然解放了,但那时候婆婆已经带着一大家子搬到h市,大姑姐自然也就没能那么顺利的找到她们。
老太太虽然嘴上说不想认这个闺女,但那也只是嘴上说说罢了。每回收到赵启英寄来的家信,老太太脸上那是一个月都是大晴天。就连教训人的时候,都会比平日里宽容几分。
说来说去,她也只是心里过不去那个坎。
朱氏交代大儿子:“军大衣还有麦乳精各拿两个,水壶拿一个就够了,你等会送到启明那儿去。”
赵启德:“那老二家呢?”这也不能怪他。作为哥哥,他从小到大早已习惯性的做什么事情都要记得家里几个小的。
朱氏觉得自己这个大儿子可能有些皮痒,总是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
屋里的气压瞬间降低。
朱氏原来还算不错的心情被这个傻缺儿子搅和的一干二净,面无表情的说:“老二?我怎么不记得咱们老赵家什么时候有老二了。”
可惜赵启德完全没有接收到来自亲妈的言语威胁,还以为是自家老太太年纪大脑子不好使了。然而事实证明,这个脑子不好使的,是他。
赵启德继续作死的提醒道:“妈!咱家老二赵启才啊!”
一旁早已对他眨眼眨得快抽筋的钱秋兰,眼疾手快的拦住了他。赶紧打发他出去,以免惹了婆婆的眼,不要平白为了老二那糟心的一家子这么大年纪还要挨揍。
“去,你先去把东西给启明送去!”
赵启德还不算太傻,终于从儿子们目露同情的眼神中反应过来,他这是说错话了!
“妈,那我先去送东西了。”于是头也没抬,拎着东西便一溜烟的跑出了门。
赵宝君看着他大伯那像是身后有妖怪在追赶的模样,不禁感叹。这三十六计中,老赵家这是在她奶的鞭策教育下,人人都领悟到走为上策的精髓啊!
作者有话要说:这位十二岁就干了这么多大事的姑姑,有原型。
别人十二岁保家卫国去了,想想自己十二岁在做什么……果然别人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
谢谢小可爱们浇灌的营养液!
读者“愛做夢的秋”,灌溉营养液12018-11-0410:42:31
读者“打酱油”,灌溉营养液12018-11-0322: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