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吧,那潘氏若也听到了那消息,怎么还会再打阿柔的主意?我看阿柔的婚事是要抓紧了,再等下去容易生更多变故。”顾淮皱了皱眉头,“但不必着急,要给她找个最好的,我们慢慢来。”
“相公,我突然想起来,当年你有位学生那年也考中了秀才,后来听说还当了个知府文书,现在也没成亲吧?你还有个同届的知交如今在裴家做掌柜,姓佟吧,佟掌柜有个儿子也是一表人才,听说很得裴家的器重,年纪轻轻就做了管事,未来也是要做掌柜的。我见过两次,人品倒也好。”
若不是当初甄氏和顾柔都看中了袁天,这门亲事还是有许多选择。
“那个文书就算了,虽然没成亲,倒也是个眼高手低偷奸耍滑的,我看佟管事倒不错……这样,你从周家出来,就去趟裴家,正好也去看望裴夫人。”
夫妻二人秉烛夜话,商谈着顾柔的身世,这边顾柔却不急不慢的绣花纳鞋底,经过袁家的事情,爹娘应该会更加慎重。
天气渐凉,她要赶快做完手上的活计,眼看着就要秋收开始忙起来了。
一日一日的过去,顾柔带着妹妹弟弟帮着娘亲秋收打粮,偶尔从爹娘口中得知他们正在寻觅夫婿人选,她也不甚在意。
福兮祸之所伏。
那个谣传反倒是帮着她消停了一阵时间,不然她可又要头疼亲事。
她拿出锦缎钱袋子,将白天甄氏从陈晋手上接过来的钱袋子打开,拿出其中的五两银子放进了锦缎钱袋子。
前些日子,隔壁的郑嫂子临产生子,没钱请大夫,是顾柔从锦缎钱袋子里面拿出了五两银子再加上自己手上其余的银钱,这才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郑嫂子的相公去了隔壁县做苦力,家里一贫如洗,顾柔也不急着用银子,就让郑嫂子帮着她家平日做点活计就成,银子就不用还了。
郑嫂子几天就下了地,不顾劝阻,将生下来的儿子交给十岁的长女照料,非要到顾家来做下人抵债。
秋收事忙,甄氏也拗不过郑嫂子,就答应了下来。
顾柔想着,郑嫂子做事爽利,的确帮了娘亲不少忙,减轻了负担,她倒是无心插柳了。
忙过了秋收后,便是寒冬年底,一直在岳禄书院的顾榆终于有了几天假赶回家里过年。
甄氏特意买了点鱼肉做了一桌子饭菜,香气四溢,就连顾枫顾柳都忍不住流口水。
顾榆许久未回家,吃到一半便忍不住哽咽起来,顾淮坐在上位,一言不发。
甄氏心疼的看着顾榆,夹了块红烧肉给他,“榆儿,看你瘦的,娘说过你别省着银子花,该买的也要买。家里银钱足,娘和姐姐做点活计能赚不少银子,你看我们平时都大鱼大肉!”
顾榆看着弟弟妹妹们的样子,便知道事情肯定不像甄氏所说的那样,他本是哥哥,却无法体贴爹娘,照顾弟妹,十分的愧疚。
“你少多想,马上便是乡试了,专心读书。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惦记。”
“爹,您放心,我有九成把握,定然高中,为顾家争光。”
夜深了,顾榆与顾枫两个挤在外间,顾柔抱来了一床被子,微笑着,“这是新做的被子,给你盖了,明天你若是要走就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