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与仁王雅治的友情

“哎,那个不是关键……”

“还是说你对冲绳方言有什么看法?”

“都说了那不是关键了!哎,真不知道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家伙啊……”

仁王撑着下巴有些脱力,但还是很明智地放弃了对奈绪劲爆发言的纠正。最近很喜欢看沃尔夫冈·希尔德斯海默的心理学作品的他,对只凭一种方言便改变了周身气场的奈绪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推理时的谨慎完全不像中学生一般,生气的时候眼神吓人,高兴的时候……我可以认为你现在是高兴的时候么?”对奈绪敏感的情绪还记忆犹新的他卷了卷肩头的小辫子,很小心地选择着措辞,“好吧,高兴的时候又这么……该说无厘头好呢,还是该说随性好呢?冲绳人都是这么……热情的么?”

“如果这是夸奖我的话,我就收下了。”

奈绪怎么可能没听出他话中的涵义?她曾经不止一次的被知念宽说成“粗鲁”,看来仁王的含蓄措辞还是很给她面子的。不过每次被知念教训后,平古场就要窜出来夸奖奈绪,说她秉持了冲绳人热情的良好美德,希望她继续保持……虽然她说起冲绳方言时并不优雅,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听到的。对于讨厌的家伙或者是陌生人,她仍然会用从祖母那里学来的标准东京腔来应对。而面前的这位认识了两个小时的少年,显然已经包含到她“不讨厌”、“有些熟悉”的范畴之内了。

不知是冲绳语言的魔力还是奈绪天生有感染人的才能,接下来的对话完全不像是两个刚刚认识的少年,反而像是老朋友一般的熟稔;不光如此,两人谈论的话题对于“正常的”小学毕业生来说还是颇为深奥,有些不在常识的范畴之内了。虽然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但对于刚到东京朋友甚少的奈绪来说可算是聊的相当愉快;而刚刚因为家人工作原因从不明的城市入住神奈川的仁王同样没有多少朋友,对陌生人可算是少言寡语的他也渐渐地话多了起来。

这样的事情不管对于过去的奈绪还是仁王来说,发生几率都在百分之一以下。但抱着“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心理,再加上二人的心理年龄都颇为接近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共同话题,在仁王的携带电话铃声响起之前两人甚至交换了电话号码,约定在五月中旬的立海大海原祭中碰面。

目送着仁王坐上了去往东京警视厅的公车,奈绪脑中还回荡着他对于即将就读的学校——立海大附属中学的介绍。虽然又小又旧的杯户中学和仁王描述中的立海大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奈绪在心里还是对即将开始的中学生活期待了起来。入学式、社团招新开放日、各种学生委员会,这些她在小学时期完全没有感受过的新鲜事物召唤着她,一想到能够参加社团、能够穿上正式的学生制服,奈绪就像是得知即将参加空手道大赛一样的兴奋及跃跃欲试。

“中学生活……不知道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有趣呐……”

奈绪拢了拢随风舞起的鬓发轻喃了一句,提着装有仁王电话号码纸条的书包,大步流星地朝着回家的方向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补完

说明一下,文里所说的仁王喜欢看的心理学作品,就是德国作家沃尔夫冈·希尔德斯海默(wolfganghildesheimer)的《欺诈师的乐园》(paradiesderfalschenvoegel)。虽然我没有研究过这本书究竟是不是心理学作品,但从希尔德斯海默的其他作品来看多半也带有一些心理学的东西。毕竟这个德国大作家也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写出了剖析贝多芬创作心理的书《贝多芬》,姑且认为这本书也是有关于心理学的吧

挠头,貌似xf很喜欢德国啊漫画里涉及到的很多设定都是有关于德国……不管是手塚同学tv版的修养基地,还是跡部同学擅长的语言“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