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轻忙点头,表示自己受教了。
楼梯爬到一半的韩明停住了脚步,在拐角处朝下盯着那两人。
堵人?
这两货看着就不像是好人,是高利贷的还是寻仇的?
还是过来找张文彬的?
揭露的文章发在微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网络自带集聚效益,所以才诞生了各种样式的大v。
张文彬曾在报社就职,关系人脉多少有些,可他们不愿意报道。得不到什么好处,还惹一身骚,要知道一个版面能卖出去多少钱,平白无故给别人当人情,不是不可以,张文彬面子还没那么大。
名气大的懒得搭理,名气小的不会管内容但发行量不够,完全没用。
传统纸媒不愿意,投去警局的信件了无音讯,张文彬也就只能通过微博发布。
一次不行,多发几次。
办法是笨了些,还真有些效果。沙洲本地的几个大v转发之后,评论立刻就多了起来。
只是并没有张文彬一边倒的舆论环境,而是出现了双方撕比的情况。
一方是参与者,觉得自己能够挣到钱,张文彬所列出来的并不能让他们醒悟。就好像是之前发生的集资案件,哪怕是被警方抓了负责人,还有很多人在网络痛骂警察,让把负责人放出来。
不是他们不知道违法犯罪,而是他们的钱在里面,他们还没有来得及退场。真要是被查封了,可是要损失不少。
他们才不会管违不违法,只在乎自己的得失。
另一方则是站在道德制高点,认为集资就是害人害己。
大多数无动于衷,撕比的双方在有人带节奏的情况下,逐渐上升到了人身攻击和怒骂,也就偏离了张文彬的目的。
习惯了漠视,也懒得去多管闲事。只要是和自己无关,关上门窗,自己的日子能过就行。
说实在,参与到集资中的有不少人是知道有问题,但觉得快鸿的局还能够进行下去,那自己就还能够捞一大笔。当然,更多的是看不清,在把别人的撺掇、哄骗下,在贪婪的驱使下,把自己的养老钱投了进去。
张文彬的初衷是揭露真相,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可随着辱骂、人生攻击的数量越来越多,平台就开始大规模的删帖。
谁也分不清楚,到底是因为辱骂的字眼,还是有的人交了保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