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不够,三百六。”这是分粮口号,眼下粮食产量低。一般年景,成人最多分三百六十斤口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工分浮动。
麦子收完了,可依然忙碌的很,挑麦草、种玉米、栽地瓜。秋玉米正是要紧下种的时节,白天没工夫,分粮自然晚上进行。
今天村里的晚饭都早,天一擦黑,大队长或者说村长刘大华,大喇叭招呼今晚分小麦。村会计、记分员、各队队长,已经拿着账本到大队部去了。
林娘和二哥大嫂,早早地带着工分本,三个麻袋走了。林月生也被自家小哥拽着,一路狂奔往看好的地儿去了。
“妹,拉着我手上来。”林玉生早早跟小伙伴打好招呼,在他家房顶留一块儿地方。
刘卫兵家紧挨着大队部,此时房顶上已经挤了不少孩子。
“玉生,这边儿。”这家的小主人,刘卫兵挥着手,招呼他们过去,“快点,要开始了。”
林月生挤到了房檐边儿上,看向灯火通明的队部大院,人头攒动。人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笑容。
四周能站人的地方,都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最引人注目的是场地左侧,堆成山一样的麦子,估计有上万斤。浅黄的小麦,在昏黄的灯光下,袅袅散发着夏日阳光的温度,和麦子特有的清香。
听着场上乱糟糟的,村长拿着大喇叭,开始喊,“安静,安静。”关系着自家的口粮,几百号村民也安静下来。
“社员们安静啦,今天大伙儿都高兴哈!今年年景不错,村里一共收了2万8千多斤麦子。今年交‘爱国粮’,还是一亩五十斤,到了咱们为国出力的时候了。
咱们村里有的吃了,城里的兄弟姐妹们也不能饿着啊,我们得为主席分忧啊。所以,还得交七十斤的统购粮。
抛去公粮、大家伙儿分的,牲畜吃的秕子,留粮种,剩下的就是村里的公粮,跟去年一样拿出村里公粮的一半,还上拖拉机的钱。
大伙儿还有啥想问的,没意见就开始分粮。”
“爱国粮是必须交,统购粮也躲不掉。大肥猪吃的好又饱,进了城里人的大肚包,村里娃儿饿得咕咕叫。”
这是村民私底下传的顺口溜,可见平白交这么多粮食,辛辛苦苦喂的猪自己吃不着。心里头也不是没想法,不过这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底下就有村民喊话,“村长说的对,俺们没意见,快点分粮吧,娃儿们都等着吃白面馍呢。”
粮食落进自家口袋,才算放心,巴望着自己够不着的,没用。
几句话引来一片附和声,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分粮就开始了。
各家各户一个人做代表,这头跟会计核对工分。
另一头四个壮劳力,负责按会计报的数目装袋,林三伯是负责过称,记分员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