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哈维·韦恩斯坦

萨尔玛满是愧疚地和她道歉,告诉她这都是她的错。克莱尔只能回答:“先把电影拍完,再说这些事情。”如果是还没开机前就算了,现在进程都过半了,她不想放弃《弗里达》。

之后剧组未来的命运不可捉摸,但是克莱尔和他们挺住了强大压力,终于宣告了电影杀青。

像之前的《非人》是克莱尔独立剪辑,十分自由。但现在,面对这么大的工作量,她极其需要剪辑师。

其实,在美国的商业电影中,导演是没有独自剪辑权利的,这都是由制片公司进行。但导演可以参与剪辑过程。

进行剪辑从影片素材到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在剪辑上往往要经过初剪、复剪、精剪乃至综合剪等几个步骤。初剪是根据分镜头剧本,把人物的动作、对话、相互交流的情景等镜头组接起来;复剪是在初剪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精剪是经过对画面反复推敲后,结合蒙太奇结构进行的更为细致的剪辑;综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场景都拍摄完毕,各片段都经过精剪之后对整体结构和节奏的调整。在整个剪辑过程中,既要保证镜头与镜头之间叙事的自然、流畅、连贯,又要突出镜头的内在表现,即达到叙事与表现双重功能的统一。

当导演和剪辑师剪完一个版本后,制片人会审查,他会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这个剪辑版本问题,比如如果片长是两小时十分钟,它就会要求减掉十分钟,因为交易中两小时内的片子更好卖,当然还有从艺术到技术再到贸易的诸多因素。总之,再次改过后的版本就是公映版。但导演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他之前自己剪过的版本就被保留下来,在影片公映完之后,再通过各种渠道散发出来,这就是导演剪辑版。

例如导演莱昂内拒绝了派拉蒙拍摄《教父》的邀请,选择拍摄《美国往事》。不过由于小说版权的问题,这部电影一直到80年代初才正式开机拍摄。影片历时尽一年宣告拍摄完成,整个素材全长大概8-10个小时,莱昂内最终将影片剪辑为6个小时,并计划分上下两部放映。出于商业上的考量,片方拒绝了莱昂内的要求,并强制他缩短片长,于是就有了269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在随后的美国放映中。

但影片删减的噩梦并未结束,片方再次大幅度删减本片,最终影片以139分钟的版本在北美上映。不但片长缩短,连原版中为人称道的多重回忆模式也被篡改为时间线性叙事,精妙的叙事结构被完全打乱。此版本在北美上映之后遭遇媒体和影评人的强烈抨击。但这也成为导演莱昂内职业生涯的一大败笔,一生中最大的遗憾。虽然当戛纳的269分钟导演剪辑版放映之后,观众终于发现了这部电影的经典,当莱昂内得到本该有的无数称赞的时候,他已经带着无尽的贬低长眠。

这次克莱尔参与了最后公映版的剪辑,这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把胶卷给米拉麦克斯。既然哈维这么说了,所以他们也不介意自己完成这件事情。这样,既放心,效果也贴近初衷。

配乐师请来的艾略特·戈登塞尔,他同时也是另一位有名的女导演朱丽·泰莫的男友。

他一开始就对这部电影非常有兴趣,并且之后也很喜欢成片。当接下工作后,他为此做了很多准备,包括亲自出发在墨西哥当地搜集各种民谣。

这些民谣带有弗拉明戈的激,情、加勒比海中古巴老艺人的沧桑,这是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亮点。

录音棚里,他问正在试听的克莱尔:“这样行么?”

作者有话要说:哈维真是个阴晴不定的禽兽啊,,,查了好多资料,越看越觉得,他真是一个大奇葩。

感谢“自私又自我的苏”小天使投的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