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两人对了答案,嗯,一模一样,没有什么问题。
考完试后,成绩暂时还没出来,顾玺和韩漓继续安静的上课,努力补习语文和英语成绩。但是进展效果微弱,测验成绩也不过提高十来分而已。
要想通过正统的高考高分成绩进入清大北大,对顾玺和韩漓而言估计有点悬,语文和英语太拖后腿了。也不能把希望都放在高中数学联赛上,万一没有获得保送资格呢?
思来想去,居然是发表论文最可靠。
顾玺原本的计划是大学以后再进行物理研究的。他所研究的东西专业性太强,也较敏感,不是一个普通高中生应该研究出的成果。最重要的是他要用到的实验设备太贵重,即便有钱,也没有购买渠道。所以等到大学之后,再通过学校向国家申请项目会比较方便。
撇开顾玺自己想做的研究,多少还是有一些不算重要也不敏感的实验,有一间类似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应该就足够用了。
顾玺身边没人能告诉他,需要发表多少篇核心论文才能获得清北大学这类等级学校的保送资格,在网上求问,有人回答说是3篇论文。顾玺也不知真假,反正就按3篇来了。他和韩漓两个人,要发表3篇核心论文,即6项实验,暂时就这么决定吧!
如果3篇之后还没能获得保送资格,他就……他就继续发表论文好了。
脑中的计划想得简单,实行起来还是挺麻烦的。首先实验室需要两间,一间精控物理实验室,一间无尘实验室。需要安静,密闭,远离居民区的环境。两人通过中介找了很多次,才在一间工业园的办公楼找到合适的房子。
韩漓大手一挥,直接将它买下来,之后交给顾玺改造。
顾玺根据前世对实验室的记忆,找装修公司出了设计图,再通过同工业园的一些设备公司预订物理设备。
装修需要一定时间,尤其是无尘实验室,做好至少要几个月后。好在顾玺和韩漓现在都才读高一,不急。至少在获得保送资格前,他是不打算跳级读高三了。
实验室刚刚开始装修,数学联赛的预选赛结果出来了。二高学生有16人获奖。三等奖11人,二等奖3人,一等奖2人。
刚刚插班就读二高的新同学,顾玺和韩漓以数学满分的成绩拿到了数学联赛预选赛的一等奖。
当然,这不是唯一性。据说一等奖数为参赛学生总人数的1%,全市不知道有多少学生拿到了一等奖,没什么值得顾玺骄傲的。
但对二高来说,却是大大的惊喜了。
他们还从没人拿到过全市数学联赛的一等奖,虽然只是市级初试,即不是省级,更不是全国级的,奖励也只有一张奖状而已,但市级第一对建校没几年的二高来说,已经足够荣耀了。为此学校还隆重的召开了一次全校表彰大会,热热闹闹的让校长和数学老师都发表了一番讲话。本来让顾玺和韩漓也上台说的,两人郑重拒绝了。之后的颁奖活动中,获奖学生除了拿到一张奖状外,还获得了学校赠送的笔记本手表之类的小奖品,顾玺和韩漓额外获得一千元奖金。
这事最高兴的除了校长外,还有顾玺的数学老师。数学老师被登记为两人的指导老师,而根据奖励规则,一等奖获得者的指导老师,会获得“优秀教练员”的证书。
完全没指导过顾玺和韩漓,却意外因他们获得一项殊荣,数学老师作为补偿,不只请两人吃了顿晚餐,还帮他们弄来了历年的省级联赛考卷,每天晚自习时热心指导两人如何掌握奥数思维。
据说拿到市一的成绩不代表就能参加数学联赛复赛,复赛是预选赛一等奖获得者中,成绩最优秀的前几位学生才能获得的资格。好在顾玺和韩漓数学满分,刚好就在最优秀的那一批学生当中,获得了参加数学联赛复赛的资格。
数学联赛复赛时间在三个月后,顾玺的物理实验室快建好时开始的。这期间学校给两人报了名,并安排数学老师对他们进行奥数竞赛方面的培训和辅导,到考试当日,更直接接送他们到指定的考试地点参加比赛。
考试场地在重点高中的一高,数学老师全程很紧张,还一个劲的安慰顾玺和韩漓:“别紧张,像平常一样答题就行了。”
顾玺微笑:“嗯,我们不紧张。”牵着韩漓走进考场。
通过数学联赛预选赛的学生,全市只有约二三十人,但全省每座城市通过几十人,总人数就多了。预选赛淘汰了一大批学生后,仍旧有几百人获得参加省级复赛的资格。
顾玺和韩漓仍旧被分在同一考场,只是座位较远。两人安静的坐好,检查文具,等待考试开始。
考试时间从早上8:00——9:20分,总共80分钟。总分120分,8道填空题,3道解答题,光解答题便占了56分,难度不小——比起预选赛的试题,复赛的考卷真的算很难了。
当然对顾玺而言并不算什么,他转头看了下韩漓,见他提笔答卷,眉头都没皱一下,也开始答题。
两人在考试后对了下答案,完全一样,没有什么疑异。
略休息半小时后,又开始二试,9:40——12:1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拿到二试的试卷后,顾玺仍旧不急着答题,先整体阅览一下各项试题。若说一试还在正常的高中试题范围内,二试难度应该已经到达大学级别。考题包涵代数、数列、数论、组合数学、不等式、平面几何,函数方程等等,总分180分。于顾玺而言仍旧没什么区别,他还是顺顺利利全部完成解答。比赛后与韩漓对答案,照旧一样,没有分歧。
韩漓不像顾玺是个重生者,有前世的学识为依仗,但由于学者综合症的原因,他在数字方面的天赋比顾玺更高。顾玺曾问过韩漓对数学的感觉,韩漓说:“像是脑中的本能,一看到试题就能想出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