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 117 章

这次永平帝病情反复,给这位年老的皇帝带来了危机感,终于让他意识到一些事该到作下决定的时候了。他召见甄伦,明确表示了择七皇子为储的意愿,令太师襄助于七皇子,并在朝堂上支持七皇子。

甄伦心里不一定认同永平帝的决定,然而他是一位忠臣。君为臣纲,上既有令,做臣子的就要遵旨行事,他认真的将七皇子当作下一任皇帝来对待。

对于七皇子的疑问,他反问:“那么永宁侯做了什么值得怀疑的事吗?殿下可有什么证据?”

七皇子尴尬道:“目前是没有证据。可是他和齐王成了姻亲之家,两家结秦晋之好,焉知不会暗地里投向齐王,毕竟有了一层姻亲关系。而我们和永宁侯府的交际却是少得可怜,比起齐王府难免不如!”

更重要的是,父皇明明交待了他将会是太子,让永宁侯扶持他。可是在他打算将自己的人安插到‘黑旗军’中时,却被永宁侯拒绝了。

不但如此,他都打了招呼,然而永宁侯还是对他的命令置若罔闻。虽然最后收下了他派过去的人,却是给了微末低级的位置,离他想要的相距甚远。这怎么能不让他恼怒?他感到自己的威严被冒犯了,永宁侯的眼中根本就没有他这个隐形太子。这也让他大起疑心,怀疑永宁侯对父皇表现出来的服从都是假的,私下说不定已经投靠了别人。

甄伦道:“这一切都是殿下的猜测,而且这其中还有陛下赐婚的旨意,永宁侯府若是抗旨不婚,就是对陛下的不敬。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若殿下仅仅因两家联姻一事就怀疑永宁侯,是否太轻率了呢?”他提醒道。

甄伦在朝上跟永宁侯接触的不多,但是相当欣赏他领兵打仗的本事,在他看来如今的孟朝需要更多像永宁侯这样的武将,才能维护边疆平安。

至于永宁侯的人品如何一时不能判断,但能让永平帝将兵权拱手相让的人,想来一定不简单。

而永平帝不是个好糊弄的人,他既然选择永宁侯为七皇子保驾护航,说明他一定程度上是经过了考验的。

如永宁侯这样的人想来自有傲气,七皇子冒冒然去怀疑他,说不定反而激起他的逆反之心,得不偿失!

被指出轻率,七皇子眼里闪过不渝。但很快收敛了神色,轻声道:“哎,也许是我多心错怪永宁侯了!但是对那些武将不得不防啊,一旦永宁侯生出了别的心思,那就是一场祸事,本王是不得不小心啊!”他无奈地苦笑,谁让那些兵不在自己的手里,哪能安心呢?

说到底,还是心怀疑虑。

甄伦抚须,沉吟道:“宋欧阳公有言: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如果殿下真的那么不信任永宁侯,那么就先不要托诸于大事,不妨仔细调查过后,再来行事。”

七皇子眼前一亮,点头赞同道:“如此甚好,就这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来不及先到这,晚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