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打算常住,所以长期住客栈是绝对行不通的,于是来到京城以后,稍作休息,简家就由简父做主,通过中人租了一处房屋。
别看地段一般,房子也小,但是所花银钱却很不少。不过这环境倒无可指摘,中人特别介绍过,这周围住着的也多是来上京赶考的读书人,不仅方便他们结交好友互相交流,也便于家中女眷互相串门打发时间。总体而言,是最合适简家所需的。
等到好不容易安置下来后,身为一家之主的简父便开始琢磨生计问题。
京城物价贵,光想着坐吃山空是绝对不行的。然而他现如今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虽然都说举人金贵,已经有了出仕的资格,但也仅仅只是有了个资格而已,更别说是在京城这种特殊地界,他还是要找个符合实际的事情做。简父前半辈子做的都是教书的活计,于是兜兜转转,他自然而然又把思路转回了这一点。
然而这里是京城,他根本还没有摸清本地门道,也不知在京城开学塾和在乡下开学塾究竟有什么区别。再者,现在他们暂居的住所也太小了些,根本布置不开学塾必有的桌椅。
最关键的是,住在这附近的都是读书人,完全可以教导自家孩子,即便开了学塾,恐怕也找不到生源。
简父正有些迷茫的时候,结果瞌睡来了便有人送枕头。
简西越无意间跟他提起:“爹,我上次遇到吴举人,他似乎正为他们书院缺夫子的事情而发愁呢。”
简父听了有点不可置信:“京城的书院也会缺人吗?”这里可是京城,何以至于呢。
不过吴举人简父也见过,是个不会空口说瞎话的人,阿越又信誓旦旦说自己绝对没有听错。思来想去,简父终究还是有点动心,于是他找个借口和吴举人聊了聊。
奈何简父脸皮薄,做不出来直接打听的事,话到嘴边却始终无法厚颜开口,也没办法把话头绕到自己想要的地方,他本来都想要放弃了,结果言谈中听闻他无意此次会试,吴举人却眼睛一亮,反倒主动询问他道:“那不知简兄可有意来我们书院授课?”
简父不禁一愣,而看到简父神情,吴举人明白过来自己这话说的有些突然,便又赶紧主动解释:“是这样的,我们书院有好几位夫子为了准备这次会试,都早早请假不来决定要在家里专心温书呢。不瞒简兄你说,我也正有此意,然而见着书院如此人手紧张,我便不好意思提起,只好一直拖着,可眼见如今距离会试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我也实在没有教书的兴致了,每日呆在书院都是煎熬,坐立难安,只想闭门读书。”
原来吴举人想着要是能够在这种时刻介绍新的夫子顶上,或许自己心中的惭愧感能够被弥补一些。
“说来我们书院早该做好准备多迎一些夫子的,我相熟的好几位夫子才学都不错,这届会试都有高中的可能,而一旦有幸成了贡士,那肯定要接着专心准备殿试……”后面的话吴举人没有说,但是简父明白,这些新科进士肯定也就告别书院了。
简父犹豫了一下,到底是被劝动了,接受了吴举人的举荐,决定去书院试一试,行不行再说,总比他单独开学塾要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