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这边,谷子晒干后会直接装袋储存起来,拉去镇上卖一部分后,余下的要吃了再磨谷子,也可以将谷子拉去镇上叫米铺的人来磨,但没几家会送去。
初五初六这几日,进镇的人多了起来。
阿喜也知道大嫂家早早收了谷子已经拉去镇上卖了,到初十这天,阿喜去了一趟里正家,与乔家写了租契后,请了里正,前去江家要粮食。
刚过正午,江大家人都在,院子外头,田氏带着两个女儿晒东西,这阵子田里忙,她把老大家的也叫来了一块儿帮忙收谷子,这才能及时收完家里的四亩地。
瞧见院外有人过来,田氏瞧见是阿喜,扭头就要进屋,还是盼弟实诚,手里拿着个簸箕叫了声三婶。
阿喜走到院门口,对屋檐下的田氏笑道:“大嫂,我来拿那两亩地的谷子。”
田氏手里抱着簸箕,往外捡坏豆子,屋檐下两只鸡走来走去,阿喜他们都走进院子了,她就是不起来:“什么谷子?我家谷子都收了。”
“那两亩地借给你们,不是说好收了之后给三成。”
田氏将簸箕一放:“阿喜啊,那地本来就是你们种不过,我们拿来帮忙的,否则就得废在那儿,现在你租出去,我家还替你省了不少事。”
阿喜抿嘴:“之前当众说好了的,看来大哥大嫂是打算赖着不给了。”
“也不是不给,主要是现在手头上真的没钱,前几日抬去卖谷子的钱,都叫招弟拿去了,她家盖房子还缺一些,我自己的闺女,不能不帮吧。”田氏一面说着,把挑好的豆子倒在筛子上拿到院子内晒,“要不这样,先欠着。”
“欠银子还是欠粮?”
“卖都卖了,就先欠着银子,等年底手头宽裕了再给你啊。”
阿喜看了眼屋内抱着孩子的盼弟,也就冒了下身影,很快躲屋里去了,阿喜问田氏:“嫂子,我听说那两亩地你们收了五百多斤的谷子。”
田氏不承认:“没这么多。”
“没这么多也差不了。”阿喜转头看里正,“里正我想好了,就要谷子,也不多要,就按之前一亩地两石的算,三成的粮,两亩地就是一百四十五斤,抬一百四就成,就是要劳烦大家,替我把谷子抬回去,回头我请他们吃酒。”
田氏一愣:“谷子都抬去卖了哪里还有。”
阿喜笑了:“家里不还有剩的么。”
阿喜早料到他们有这一出,不会这么爽快把钱拿出来,所以就等着他们将谷子抬去镇上卖了,抬他家里剩的这些,银子拿不出来不要紧,不还有谷子在么。
“不多算也成,你们进来,帮阿喜把谷子抬回去。”
见阿喜还愿意吃点“亏”少拿几斤凑整,里正也乐的轻松,院外走进来两个年轻人,连框子扁担都准备好了,田氏有些反应不过来:“哎你们!那是我家要吃的!”
“看来大哥没教你遇到这情况该怎么办。”阿喜指了指放谷袋的那屋,“不够吃你可以去镇上买啊。”只不过卖谷子时是这价,去买米回来可要贵许多,舍不得给她银子想赖着,那就得多亏一些。
这便宜可没这么好占。
作者有话要说:凉子小的时候跟长辈去割过稻子,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手的水泡,oo,那时我们村里用的是鼓风机一样的工具去壳,现在这东西都快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