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

不做炮灰二[综] 外乡人 3730 字 9个月前

第二十四章

和黛玉做了沟通,又相互找补了一些细节,林琳俩人便开始准备如何瞒天过海了。

林如海这里天天都在请大夫,城里城外,江南江北,但凡是有些名气的人都被林家请了过来。

就在黛玉回来的这天,林家的管家还想着要不要请些得道高僧什么的呢。

林琳不能说她有复方汤剂这种神奇到让人无法联想的魔药,于是她只说会到城里找个身形差不多的,然后喂药易容,挺上一阵子。

等他们这边忙完了,再用副尸体办丧事。

黛玉听了,连连点头,催着林琳快去找人,她觉得将她老子放在外面一刻钟都特么是在冒风险。

林琳空间里有林如海的头发,不过还是趁黛玉没注意顺手扯了两根下来放到空间里。

看了一眼天色,林琳没急着出门。

她们刚到扬州,这还没安置呢。大白天的,上上下下多少双眼睛看着她们一举一动。这会儿子最不能干的事就是操之过急。

将自己的想法说给黛玉听,黛玉看了一眼床上的林如海,小声的跟林琳商量轮留在这里看着林如海。

林琳点头,催她去洗漱更衣,好好休息一下,一会儿再来替换她。

黛玉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乖巧的离开了。

午膳是雪雁带着个小丫头送过来的,林琳呆在内室里悄声用了。下晌黛玉休息了一阵便又过来了。林琳见她来了,也没多说,指了指床对面的榻,让她上那里歪着去。

坐过船的人都知道,时间长了,一到陆地上人地不晃悠人晃悠。

晚膳后将黛玉留下,又拿银针布了一个阵法保护这父女的安全,这才悄悄的转出了府门。

林琳出府并不是真的要找什么人,关于替代林如海当活死人的生物,随便在空间里抓只耗子就是了,完全不是事。

她这次出来是为了给黛玉收拾林如海悄悄准备的产业。

这两年,林如海身体变好了,心里想的也就多了。再加上天天干的都是犯众怒的事,林如海自是要多留几分心眼。

黛玉每旬都给林如海寄信寄物,信里信外都是对荣国府的不满和对他的担心。

黛玉嘴里不饶人,但其实却是厚道性子。只她无论是亲身接触还是因为看了原著,对荣国府的不满都是真实的。跟亲爹写信时哪怕一封信里只带出一两句话,可天长日久的说下去,林如海对荣国府也没啥好感了。

因着对荣国府的不信任,再加上对闺女的不放心,林如海便利用职权之便开始留后手了。

他们林家祖籍在苏州,苏州也有田产和祖宗传下来的老宅子。

只林如海太知道自家那些族人是什么德行了,只要他出了什么事,祖产和宅子都不会落到黛玉手里。

不但如此,为了林家这些财产,黛玉不是死于非命就得被人论斤发卖。

托付给荣国府,一天两天还好,可时间长了,谁知道是谁的。为了林家那一大笔产业,他闺女怕是也不能活着走不出荣国府了。

想到闺女来的信里给他讲的那个父母双亡寄于舅家最后病死的故事,林如海便觉得如果他真的出事了,那个故事就是自家闺女的人生写照。

想要给闺女早早定门亲事,可林如海也不是傻子。亲事门第定高了,一但他没了,这门亲事也不一定能成。说不定还会给他闺女安个极难听的罪名退亲。

亲事门第定个低一些的,这也不行。他这个家业官身定了低的,人家就得以为闺女是不是有什么隐疾。想到他们林家就这么一根独苗,天晓得会想到什么,做到什么。

思来想去,林如海发现,他能放心托付的人一个都没有。

也不是没有,至少闺女信里那个废太子留下的小郡主是个不错的人选。可一个只比亲闺女大了四岁的小丫头,又能有什么办法?

最后林如海发现,真正能给他闺女庇护的还是荣国府。

若是让他闺女带着大笔家产进入荣国府,无论他闺女知不知情,荣国府势必不会再让他闺女走出去。

一分良心尚存的,会将黛玉嫁给府中的哥儿。若是良心被狗吃了......

不过若是他林家没有那么多的产业呢?

一个容貌不凡,身体健康,无父无母只亲荣国府的表姑娘,只要府中的人不缺心眼,那么如何教养这个姑娘,让这个姑娘为府中联姻就是黛玉最好的出路。

想要联姻,那么教养的时间就会被延长。毕竟时间太短,性情什么的都没有教好,那么早将人嫁出去,说不定那颗心就会被别人笼络住。

自家岳母虽然是千般不是,万般不妥,但不能否认她的眼光和手段。

所以林如海想要赌一把。

赌在这种目的不纯的前提下,女儿送到荣国府是最安全也最妥帖的。

等到将来联姻...男方条件要是极好,那么就正常出嫁。若是亲事实在不堪,那时黛也大了,让那位小郡主帮忙偷带出府也不是难事。至于荣国府这些年的抚养,自然另有酬谢。

出了府,用他早前就给黛玉办好的假身份生活。至于婚事...只能托付给那位比闺女年长四岁的小郡主了。

毕竟他闺女都到了出嫁的年纪,那位应该也早就出嫁了。

看在她们从小一起长大的情份上,由着她帮忙张落,也能比卖女求荣的荣国府的好一些。

其实在林如海心里,他更希望荣国府靠谱些。

不过不管怎么样,多做些准备也是好的。

......

林如海是江南人,他又在江南为官多年,在江南不说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可想要办成一些事情却绝对不难。

先给闺女办张假户籍,然后顺手又给那位小郡主也办了一个。

林如海听黛玉说过,她和那位小郡主似的极为相似。所以新户籍上俩人就是两姨姐妹的关系。

至于为什么是两姨姐妹而不是亲姐妹,这也是林如海为官多年的谨慎习惯。

这个时代动不动就会有被诛连的危险,两姨姐妹至少距离远些。

用新户籍在扬州不起眼的地方买了一处两进的宅子,随后悄悄的请人挖了密室。

花了些时间偷偷的将苏州老宅里和扬州巡盐御史府里贵重玩意都运到那里去。

随后再将一些产业和铺子都以一种家无主母,下人贪婪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各种理由变卖。

黛玉骨子里就带着一股清高,她并不喜欢像凤姐儿那样一天到晚都是鸡毛蒜皮的生活。而林如海也不见得有多喜欢那些琐碎又打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