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不做炮灰二[综] 外乡人 3602 字 9个月前

第十章

“你别想多了,这介子空间是暂且借给你的。前院养了几只鸡,后院还养了两只小狗崽子,你每天帮我喂喂它们就当租金了。”

黛玉还是怔怔的跟着林琳往前走,一边听她说这是哪,这是干什么的。一边听她这么不着调的话。

瞧不起她的智商咋的?

花香,果香,精致典雅的小院子哪一样都带着一股子违和。

等大致跟着林琳转了一圈整个介子空间后,黛玉跟着林琳一道坐在书房里时,黛玉才歪着头问林琳,“这院子...它应该不叫寿康苑。”看一眼书房里的藏书,黛玉脸上又多了几分欣喜,辣么多的书也不知道她多少年才能看完一遍。“这些书应该不是外祖家的。”

林琳低头一笑,“你说你那么聪明做什么?人都说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占上一样都是要命的事,你却偏偏都占了。”

见黛玉已经看出来了,林琳也没瞒着她。“原来这空间里只有几株果树。后来强行将梨香院收了进来。我又添了些东西进去。稍加改造便成了这样。我也是信你为人不是那等轻狂之辈,又想给你一个退路。”说完将她手抄的红楼梦前八十回拿出来摆在黛玉面前。

“这世上最让人觉得沉重的事情就是‘我以为’和‘为你好’。我之前多有干涉,现在想来也不知道是对是错。此书留存于世的只有八十回,如何选择就看你自己的了。”

说完又指了指放在屋里的沙漏,告诉她沙漏转动一回是一刻钟。

“紫鹃私心太重,于你不可信,凡事背着她一些。”

黛玉天真但不傻,可这世上很多事情却并不是她想防范就能防范得到的。于是林琳想了想,便在黛玉低头看书的时候,悄悄拿出魔杖做了一个设定。

空间的事情,谁都不能说。在紧要关头到是可以告诉林如海,不过能说的东西却是有限的。

其实林琳也知道这样做很是冒险,对黛玉如此,对她也是如此。

但她却不得不这么做。

她不知道那对僧道什么时候会找来,她也不知道现在的她是不是真的像她自己想的那样可以完胜那对僧道。她没办法眼睁睁的看着黛玉一干小花仙像原著那样顺着警幻那老鸨的心思一次次的陪着天庭的二世祖们历练。

给了黛玉这个空间,自己就算是真的出点什么意外,也能放下心了。

而且黛玉在荣国府的日子过得实在憋屈。

荣国府有个小花园,可那小花园太小了,前前后后还没有林琳给黛玉这个空间大呢。

京城位北,冬日天长。黛玉来的这个冬天,除了跟着三春去上课,就全都猫在房间里了。

想到贾家每逢过节那热闹劲,林琳就觉得黛玉呆在碧纱橱里听声音时特别的凄凉。

若是有了这个空间,黛玉守孝的日子自然也能舒心些。而且说句真心话,林琳心里还有个想头。

那就是如果事态不可逆转,林琳也希望黛玉可以在拥有了介子空间后,不会再住进大观园。

大观园里的潇湘馆真心不是一个小姑娘住的。

潇湘馆是那种小巧精致,带着南风的建筑。

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院内还有许多竹子,正房三间,一明两暗。后院有大株梨花和蕉,又有两间小巧厢房,院墙下引进活水,从后院绕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说实话,在现代人来说,那里除了阴凉,潮湿外,真心是个不错的居住地点。

但那样的环境却真心不适合黛玉这样敏感多思的小姑娘居住。

纵观整个大观园,林琳觉得潇湘馆最大的用途其实就是当书房。

黛玉应该住在怡红院,宝玉才最应该住在蘅芜院。

可惜这些事情都不是她能说了算的。

而且林琳觉得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黛玉还住在荣国府,那还是住在这间碧纱橱里更安全些。

去厨房打了一壶水,又将红泥小火炉找出来摆在书房一侧的案几上,林琳漫不经心的烧了一壶水,等水开了,又取了些茶叶继续煮。

茶香四溢后,这才将茶壶拿下来,在火炉子上坐了一个小水壶烧些滚开水。

给自己和黛玉一人倒了一杯茶,林琳又从自己的空间里翻出几样干果和点心摆在一个托盘里,这才将托盘放到书案对面,与黛玉面对面坐着。

刚刚林琳坐下前,顺便扫了一眼黛玉看书的进度。

还不错,才女就是才女,这看书的速度就是比普通人快多了。

林琳早在进到空间时就注意过时辰,看现在时间还有些,便也没催着黛玉出空间。

看,看。

她非常想知道自己这种拔苗助长的帮助方式会给小小的黛玉带来什么影响。

将茶杯递到黛玉手间,黛玉顺手接了过来。喝了一口才反应过来,然后又喝了一口......

林琳一直控制黛玉喝茶,所以时间一长,黛玉竟然就开始特别喜欢喝茶了。

就像是在现代家长不让小孩吃那些垃圾食品,小孩就越馋一样。

等两杯茶喝过去后,黛玉啃了一点心,说想吃面。

“可想吃了。”

黛玉早就发现面前的人心硬也心软,嘴巴似刀子,好听的话甜如蜜,难听的话入骨刀。可面前的人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只要她撒娇,这人就变得特别的没原则。

果然,在黛玉可怜巴巴一脸小动物样看过来后,林琳耸了耸肩,转身去了厨房。

等到林琳走出去,黛玉脸上的表情才彻底变了。

没谁能在看到一本以自己为主角的书时还能够淡定下来,若不是旧年脑子里那段文稿的存在,让她有了这种猜测,她这会儿可能早就...挨骂了。

想到自己每次被宝玉气哭,就会被晴雯嘲讽的事,黛玉就觉得再不能让她发现自己这会儿特别想要大哭一场。

看到进府那段,黛玉就明白自己脑子里那段文稿是怎么回事。看到回扬州那段,黛玉用尽了所有力气才控制做自己的情绪。

宝玉没有摔玉,薛家也没有住进梨香院,爹爹一定也不会死。

所以不能哭,不能像书里写的那般动不动就哭一场。

‘天天哭哭啼啼,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死了全家呢。’

黛玉还记得这句话,也因为这句话,黛玉现在都不敢哭。怕被人说成提前哭灵。

想到当初为了这句话,她有好几天都没搭理晴雯的事。黛玉这会儿就有些个自我厌弃。

这些日子的相处,她如何不明白晴雯待自己的心。

她知道晴雯来历神秘,也知道晴雯手段了得,可她却更知道为了自己晴雯用了多少心思。

晴雯一直讨厌自己哭,是不是如果自己不哭,那些事情就都不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