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箱子

七十年代小财女 范江江 3563 字 11个月前

谢韵真想呸于会计一脸。看于会计办的恶心事,真是属癞□□的,不咬人,膈应人。原主之所以今年粮食消耗这么快,还跟他有关,每天干不完的活,自留地里的产出自然没精力照应,也没时间上山寻摸东西填补。

那会不会是于会计家的小子被家里人怂恿,半夜跑到原主家里,想对她生米煮成熟饭,原主反抗,害怕之下要置原主于死地?谢韵仔细分析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可能是他,现在是什么时期?如果他们真的得逞,原主鱼死网破,去上面告状,就够他们家喝一壶的。于会计那么精明的人,不可能干这么损人不利己的事。关键还因为,于会计一家都长得人高马大,他家的二儿子更是个傻大个。她刚来的时候,曾经对着镜子观察了脖子上的掐痕好久,从淤青的痕迹看,不像是男人下的手。

排除了于会计一家。红旗大队剩下的主要人物还有个大队书记姓王,王是村里的大姓。当年饥荒的时候,就是书记当年捎信给爷爷求救的。照理作为村里的一把手应该对原主要格外照顾一些,但是,这个人跟大部分人一样选择明哲保身,关于她的事明面上不沾边。在谢韵看来谢父、谢母能最终得以在村里安葬,别看大爷爷一家说是他们出头安排,最终没有书记出面不会这么顺利。县里的红卫兵来村里找事,有两次差点找上原主,也是他出面制止的,就冲这几件事,谢韵对王书记就没别的苛求,谢韵觉的书记的嫌疑也可以排除。

别的村民,原主平时上工只顾着干活,住处离得又远,性格内向腼腆,除了个别几个人,跟大部分人都交流不多。他们中有没有可疑之人,现在说不准。

谢韵想起来,村里还有些知青,因为这次没有一起出工,所以一时没有想起来。这帮知青20来个人,有几个工人家庭出身的人,自恃身份,平时对她颇为不屑,顾忌队里的书记跟队长,才没有主动上来挑事,要不原主早被揪上台,给他们发挥革命热情去了。

村里最后一部分人是住在当年放牲口饲料的矮草棚里,被送下来隔离审查的人。草棚离谢韵家很近,附近就他们这两处有人住。

藏在幕后的人到底是谁?行凶的人是主谋还是帮凶?是临时起意还是有预谋的?谢韵想的头都要炸了,为什么偏偏那晚上的记忆丢失的无影无踪?老天爷这是在增加她的闯关难度吗?

想不出所以然,谢韵索性放下,是狐狸总有露出尾巴的一天。自己初来乍到,虽然有原主的记忆,可不可靠还两说,先就近摸清村子里的情况再说。

红旗大队一共80多户,400多口人。成年劳动力一年最多能挣两千多公分,一公分4分钱,现在农民都苦,辛苦一年一个人还挣不到100块钱,两千工分里还包括口粮要扣除出去的,劳动力多的人家全家加在一起可能还有百来块的收入,有的孩子多、劳力少的人家能持平就不错了,家庭收入主要就靠年底多养的一头猪跟家里鸡下的蛋。

还有像谢韵这种困难户,还要倒欠队里的工分,村里这样的人家也不多,除了她,大队的马寡妇家,一个人带了两个6岁孩子,家里还有一个瘫痪的婆婆。还有刘老实家懒人多,他老两口跟大儿子养了家里其他两房,也是欠公分大户。

此为防盗章,如购买比例不够,24小时后可看。原主当时只有10岁,父母骤然离世,伤心害怕浑浑噩噩,唯一的愿望是希望父母能早日入土为安。毫不保留地答应了大爷爷一家的条件,把房子让给大爷爷一家住,因为大奶奶说了,她一个人住这么大一房子,就是活脱脱的资本家的剥削罪证,早晚有人来把房子收回去。他家就不同了虽然有资本家亲戚,但是又不是直接亲属,而且家里成分是再好不过贫下中农,把房子让给他家住,上面人查起来,还会觉得她有照顾贫下中农的觉悟。

于是,大爷爷一家堂而皇之地就搬了进来。早前,原主刚回来的时候,因为年纪小,都是谢家大娘跟二大娘过来给她做饭晚上陪她睡觉。原主原先睡在正房第二间,他们搬来之后以资本家后代不能睡正房为由原身被安排在东边厢房一间小屋。

父母入土过后,原主大病了一场,看病的钱自然是自己出。至于到底花了多少钱,当时原主起不来炕,钱都是谢家人结的,病好后,原主带过来的钱已经去了一大部分。

后来大奶奶又提出,原主没带粮回来,一直吃的是他家的粮。他们家里孩子多,能挣工分的人少,粮食也不够吃。原主面皮薄,把谢父给准备的全国粮票跟钱交给大奶奶作为饭钱。

这样,跟大爷爷一家住了一年时间,怀着怕被抛弃的恐惧,她抢着干活,吃饭也吃的最少。

也是因为从她手里再也榨不出什么油水了。她手里的东西有限,因为谢父、谢母怕不安全又想着很快能把她接回去,并没有给她带太多的值钱东西回来,就这样,她剩下的一些衣服,合用的东西也被谢家一家子人慢慢都磨了去。

对待她的态度,也不是最开始时候的面子情,虽然不至于打骂,但是冷嘲热讽,支来使去毫无顾忌。

从原主的记忆里得知那是转过年的开春,大奶奶当着全家的面跟她说,队里的老队长岁数大,退了下来,谢家大伯接老队长的班成了红旗大队的大队长。既然当了队长就不适合跟谢韵一起住,毕竟不想给人留下收留资本家后代的话柄。正好,住在村尾的孤老太太刘婆子死了,队里帮忙办了后事,房子归队里所有,谢大伯跟队里商量,把这房子给谢韵住,房钱他们家就先给垫上,让她尽快搬出去。

于是,刚过完11岁生日的原主,就被直接扫地出门,拎着铺盖卷和几件衣服就出来单过了。她还应该感谢大爷爷一家,没在大冬天的时候赶他走。

谢韵回忆完原主跟大爷爷家一起生活的经历,大爷爷家才是深谙资本积累的精髓吧——榨干最后一滴血。逮着原主这么个小孤女就可劲欺负是吧,都给我等着,我也喜欢挨个扎针放血。

谢韵分析,大爷爷他们之所以那么着急地抢占房子,还是想在房子里找找有没有藏东西的地方。在老宅住的一年,谢家人经常支使原主出去割草,拾柴火。有时候晚上醒来,谢韵经常能听到正房传来翻箱倒柜的声音。原先前院不种菜,也被大奶奶支使三个儿子把铺的青砖撬开种菜。谢韵就是没学过种菜,也知道种菜没必要挖那么深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