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去拜访名士

薛初没想到面前的年轻人如此干脆,看着程平片刻,突然笑了:“明府趣人也!老朽答应了。”

程平深施一礼:“多谢先生。”

“我信程明府是个做实事的人。”老人已经略显浑浊的眼睛盯着程平道。

“平不敢辜负先生和万千百姓的信任。”程平郑重地说。

出了薛公的门,程平一后背的汗,对着个老成精的说话,压力好大。

薛初想想刚才明显还稚嫩的小县令,不由得笑了,年轻真好啊,思绪又飘回多年以前。

见云朗就轻松多了。

程平拿着请薛初写的“云公河”三字——这是写碑文另外的“添头儿”,算是给大客户的福利。当时听了程平这额外的请求,薛初也只是一笑便答应了——程平客观地评价,那实在是个通透宽容的老人。

见了这三个字,又听说薛公写了修河碑文,云朗惊讶地看着程平:“昔年修青莲寺,前任泗州刺史杨长卿两次登薛公门,都不曾求得碑文来,没想到竟然答应了程郎。”

程平想了想,促狭地笑道:“许是薛公不信佛?”

云朗哈哈大笑。

笑罢,程平道:“薛公是个为国为民的人。”

云朗点头,想来是这个缘故了。

薛初虽寒族出身,却用才德把自己刷成了名士。名士这种生物,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跨越阶层的。云朗凹的是隐逸范儿,与薛初的忠臣义士忧国忧民范儿不同,但能被这样一位才高德昭的名士认可,还是高兴的,你看这字,多么有风骨……

云朗与程平相谈甚欢,便招呼云家小郎君们出来待客。

云氏聚族而居,云朗有四子,又有几个侄子,长者十七八岁,幼者六七岁,都长得一副好相貌,尤其最大的那个,云朗的长子云翊,风姿秀雅,胜过其父。

程平摇头慨叹:“不意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2

听程平引用赞叹琅琊王氏的话来赞叹诸子,云朗心里得意,面上却谦虚道:“实当不得明府这样夸赞。”

云翊微怔,以前单听说县令年轻,但没想到得父亲盛赞、在本地闹出那么大动静的县令竟然年轻成这样,偏对方与父亲平辈结交……云翊抿抿嘴,带着诸弟恭敬地行晚辈礼。

第二日清晨,程平一睁眼,便听到鸟雀啾啾,晴天了?

可不是嘛,下了好几天的雨终于停了,身上似乎也舒服多了,姨妈快走了……程平吃过饭,乐呵呵地去前衙。

白直看一眼坐在上首的程平,低头喝饮子,掩住眼底的情绪。

程平先问李县丞夏税的事。今年算是风调雨顺,夏税收得并不困难。李县丞回答已经收了大半,稻米也都诚实饱满,期限内收齐应该不成问题。

赵主簿拿一些县衙日常花销的账册给程平,让她签批。

程平又问白直,“到了夏季,人们都烦躁,城内可还安定?堤上人多,难免摩擦口角,这两日可有纷争?”

白直硬邦邦地道:“无。”

程平看看他,不知道这个中二病少年又耍的什么脾气,便点点头。等李县丞和赵主簿出去,程平多关心白直一句:“齐同可是有什么不顺心的?”

白直辗转一晚没睡,这会子看程平神采奕奕、眉眼带笑,心里不由得升起怒气,冷淡地说:“某倒是没什么。昨日明府说伤风,莫非今日已经好了?”

程平笑道:“多谢惦记,已经好了。”

想起那红枣汤都是母亲什么时候喝的,白直觉得脸有点发热,又不愿在程平面前失了气势,停顿一下才道:“好得倒快……某去监下转一圈。”说着转身走了。

程平从他匆匆而去的背影中读出了一丝落荒而逃的意味……中二少年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正要往堤上去,王大回来了。程平问是怎么回事。

王大眼睛发红,满面疲色:“那断了腿的张二他娘子去年没了,三个孩子让他老娘看着。老人家听说独生子腿断了,吓昏了过去。家里两个大人都躺倒了,三个孩子只会哭,小的才三岁。”

程平沉默一下,问:“给他娘请了郎中了?”

“郎中施了针,就醒了,又煎了药来吃,郎中说什么‘急痛攻心’,年纪又大了,让好好养着。”王大虽然是奴仆,但原来在富裕商家,现在在县令家,幼时的贫困艰难早忘了,这时候看到张二家里的惨状,不免受到震动。

“留下些钱没有?”

“阿郎给的钱都留下了。”

程平点点头,让他下去休息,今天就不要跟着上堤了。

光听王大叙述,也能想象这张二家的境况,程平心里沉甸甸的。所谓牧守一方,让这一方百姓吃饱穿暖,都是自己的责任啊。前世看戏,好像是一出叫《七品芝麻官》的,里面白鼻子丑角县令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但,怎么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