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儿,你想干什么呢?看来二少爷没罚你,倒是助长了你的无畏。等到了府上,就先跟着晴儿,等什么时候稳当了,什么时候再回到小姐这边儿。”
“嬷嬷,……”沐茜想替圆脸姑娘辩解一下,却被严肃的嬷嬷打断,“小姐,在街上打开窗帘是很不雅的行为,可不许在这样做了。”
“奶娘,雪儿只是好奇,”沐茜还待再说,晴儿是二哥院里的一等婢女,虽然名为晴儿,可性子是一点都不阳光,甚为严肃,要是雪儿去了她那边,肯定是不好过。
“小姐,你赶快休息一下,我没事儿,反正我和晴儿姐姐熟。”名为雪儿的丫头劝道,说到后边儿。还带着点自豪。
她如此一说,沐茜就不讲话了,车里安静了下来。
嬷嬷也颇为满意,她可是一直没睡,这马车晃悠悠的不说,就说外面人声鼎沸,她怎么能睡得着,就是闭目养神罢了。小姐和雪儿第一次拉开窗帘的时候她就知道,两人自以为低声的讨论声音可不低。未免一会儿二少爷找过来,她‘咳嗽’提醒,谁知道看她没有反应,两人迅速想开始第二轮的观摩,所以她只能充一回恶嬷嬷了。
这辆马车便是今日进京的长宁王家的,这位小姐沐茜便是长宁王的嫡幼女。长宁王年逾四十才有了这么个女儿,当时他长子已成亲三年,孙子都两岁了,长女也已经嫁人。所以对这个老来女,整个长宁王府都是宠着护着的。
不过,这位娇小姐并没有养成跋扈的性子,倒是颇为软糯,虽有时候会做一些恶作剧,但到底是小孩子的玩闹。但是有一点,这位小姐好奇心颇重,在云南府上的时候尚不显的。但这一路上,见识多了,新颖的玩意儿多了,就能看出来了。
想到刚刚嬷嬷严肃的警告,沈茜眼睛不好乱瞟,但是车窗外小贩的叫卖声勾的她心痒痒,尤其这些东西她都还没尝过呢。不过,她也知道,这刚一进京,外面也净是讨论他们长宁王府的,她也不宜抛头露面,不然二哥该急了。
‘咚咚咚’马车车窗传来敲撞声,“是我,”还伴随着自报家门的声音。
“是二爷,”雪儿小声说道,在嬷嬷的眼神示意下开了窗子,把帘子一并拉起来,沐茜不知不觉的挪到窗边了,软糯的喊道:“二哥。”
沐苛看着自己娇俏的妹子,把帘子往下放了一点儿,递过来一个木盒子,“这是刚刚在路边儿买来的,茜儿尝尝,看看口味适合不。”
雪儿在一旁伸手接过了盒子,沐苛也放下了车帘子。
“二哥,咱们还有多久才能到府里?”沐茜噘着嘴问道,她想仔细的洗漱一下,一直呆在车上,就是入住客栈,认床的她睡的也不踏实,所以她已经有好几日没有好好沐浴更衣了。
“好了,应该快到了。就是到了府上,你也得老老实实的。我一会儿不进府,直接陪父王进宫,等晚上你和母妃才会进宫,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沐苛隔着窗帘子叮嘱。
“知道了,”沐茜回道,说的她像是多不听话似的,不就是她上一次不小心玩的忘了时辰了吗?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沐茜脸上粉蜜一片。
“哎,小姐,你热啊?脸怎么红了。”晴儿疑惑道,不应该啊,越往北走,天气越凉,就是提前有准备,她们这些自小住在云南的娃子还是有些不适应,所以这一路上都特别注意,恐怕水土不服。
“没事儿,没事儿,赶快打开看看二哥送来的什么吃食?”沐茜吐吐舌头,转移话题。
“哦,对对对,”单纯的雪儿没有注意,就是嬷嬷也只是看了沐茜一眼,觉得不是生病的征兆,就没再说什么。
(本文连载在晋江文学城,请支持正版哦)
安庆
放榜之后的那日傍晚,顾启珪送走了李维和周康,顾启锋接着就过来了。
顾启珪有些诧异,之前他是完全不知道自家二哥去参加了县试的,这样想来,他一直都觉得那里见过二堂哥,想来也不是没有依据的。
“二哥?”顾启珪行礼。
“嗯,”顾启锋的态度还是很温和,“我们去书房聊聊。”
“好,”顾启珪没有拒绝的道理。
“榜上的那个人确实是我。”顾启锋直入正题。
顾启珪颔首,此事他已经猜到了,倒是没有惊讶。“怎么之前没有一点儿风声,爹爹他们是一点不知道的。”这才是顾启珪好奇的,按说就县试看来,这二哥的学识涵养不错,参加科举还要偷偷摸摸的。科举不是小事,顾启珪觉得五房不会嚣张至斯,还能限制嫡子参加县试?
“之前报过一次名,不过不知为何在临考前被消了姓名,这次只是未免节外生枝,才拜托了相熟的夫子帮我。再加上也觉得自己学识不足以过试,就没什么可说的了。”顾启锋自嘲的笑笑。
顾启珪蹙眉,他总觉得自家二哥肯定是隐瞒了什么的,不过他既然不说,顾启珪当然不会逼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而他没有刺探别人内心的嗜好。
“我先回去和我阿娘用晚膳,回头再聊。”顾启锋起身,从知道他成为了县试案首起,何氏就处在兴奋和担忧的情绪中,但到底是兴奋占了上风。自家儿子有出息,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呢,所以今日就亲自下厨,为顾启锋准备晚膳。
“好,二哥慢走。”顾启珪说道。
本来,顾启锋是奉母命过来请顾启珪过去一块用一些的,不过顾启珪已经用过晚膳,再加上在这个日子,他们娘俩肯定有一肚子话要说,就给拒了。
顾启珪看着顾启锋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京中
卯时三刻,顾国安异乡人就已经到了城门外准备迎接长宁王进京,其实说起来今上为显得他对长宁王的重视,这一次迎宾可以说个个身份尊贵。三皇子忠亲王、四皇子沐澈、五皇子仁亲王,这三位皇子齐上阵,随行的除了阁老顾国安还有京师府尹。
“顾老师的幼子去江南参加县试,昨日是放榜日吧。”长宁王的马车还没有看见踪影,他们一行人在亭子里闲聊,这一句话是忠亲王所说。
“回王爷,排名尚且不论,小儿的答卷我和陈老都仔细看过,破题没有新意,这过试不过试还待两说。”顾国安说的不吭不卑,因为县试的答卷直接由县衙批红封档,根本不用上头指示,等府试时再把过试的答卷交给知府就可以了,所以现在京中都是不知道这个榜名的。
“顾老师谦虚了,启珪之名在咱们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了,还是‘苏福斋’亲评的京城四公子,在国子监成绩也颇为出众……”五皇子仁亲王接着说道,谁不知道,国子监的月测、季测和年测,出的题目都是向科举看齐的,顾启珪在国子监成绩出众,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国子监的佼佼者,在县试中拿个案首肯定没问题吧。
“五弟说笑了,听说顾老师幼子在出发去江南前生了一场病,想来还是有些影响的。不过顾大人可不要责怪孩子,这千大万大都没有身体康健大,令郎肯定已经尽力了。”这是沐澈的声音。
“四皇子说的是。”顾国安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