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书房倒更安静了些。
宴席开始以后,顾启珪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同,他也乐得这样。顾启珪叹了口气,从以前开始,他就不知道,要怎么定义朱家。
宴席结束后几个表哥又拉着顾启珪耍了一阵,才刚刚到申时,顾启珪就请辞回府。
徐氏自是很不舍,“今日就留在府里吧,外祖母已经让人为你备好院子了。”
“外祖母费心了,只是启珪才刚到安庆,还都没有走动呢。明日要赶去辛城陆府,今日要早做准备的。”顾启珪耐心解释,对这位长辈,他很是耐心。
“陆府,陆平家?那不就是小珏然的岳家?”相比顾启珪,安珏然在六岁以前都是在江南的,两家走动的多,倒也熟识。
“是,不过,我这次去拜访,是因为爹爹的缘故,和安府倒没有太大的干系。”顾启珪笑着解释。
“好了,孩子是有正事儿的,就不要耽搁孩子了。”朱进方说道。
听到自己夫君如此说,徐氏就是再不舍,也是老实的放开了顾启珪。
“外祖母,启珪有时间回来看您的。”顾启珪笑着柔声道。
不久后,顾启珪踏上了回府的路程,这一趟外祖家的拜访就想是顾启珪县试的答卷一样中规中矩的完成了。
再一次经过,早上那条街,顾启珪突然想下去走走。“在前面停车,你和小磨跟着我,其他人先回府,我想走走。”
虽然是朱府做客,他带着娘亲备好的礼品,但是……嗯,似乎他收的回礼更多些,只他外祖母得回礼就可可观,所以马车根本没有减少。
顾启珪下马车的地方离顾府并不很远,走回去也可。看着两边儿摊贩的叫卖声,他觉得很是亲切。
顾启珪时不时看看街边卖小玩意儿的摊子,想着淘一些别致的小玩意儿给自家两个姐姐买些,等下次送信的时候捎回京城。
前面突然传来喧闹声,顾启珪朝向看去,官府开路,百姓被挤到两边儿,几十辆马车悠悠而来。这是谁家,竟是如此大的架子?
马车渐渐行来,顾启珪也被挤到了一边儿,“主子,”顾擎和顾启珪隔了几人。
“无碍。”顾启珪稳住自己的身子说道。
看着马车上挂着的“宁”的旗子,顾启珪心下一转,早就听说‘长宁王’府被今上特赐回京,没想到在这遇上了。‘长宁王’雄踞云南,此去京城要在吉城登船沿运河北上,但是绕来安庆,不是远了一步吗?
突然,顾启珪的身子一晃,一个人撞入他怀中,随即,顾启珪的整个身子僵硬了一下。
第二日一早,顾启珪起身的时辰并不算很早。主要是这几日舟车劳顿,昨日一直忙着倒还不觉得,这一躺下就不想起身了。幸亏今日是去做客,他也不用一早就到外祖家,虽然还需要好好准备一下但是也不用他亲自上手。
再想想朱府那一大家子人,顾启珪觉得今日也是一场硬仗,肯定是还得好好考较他的。谁让,朱家科举出仕的人比比皆是,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可是看了他的答卷,不知会作何感想。
不过,顾启珪也不紧张就是了,毕竟那是外祖家,倒也不怕被刁难。说起来此行也算是认门认亲,这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表哥的,顾启珪到现在都还没有见过呢。
辰时刚过,顾启珪就上了马车出发了,走上街道,就确确实实感觉到京中与江南的不同了。顾启珪掀开窗帘向外头看去,这里确实会开放一些的,起码街上多是没有蒙着面巾的女子。
马车辘辘,不到半个时辰就赶到了朱府,和顾府的遭受冷落不同,顾启珪最熟悉的两个表哥已经在门口迎接了,在京中就见过的十二表哥朱仕廉和与他一直参加县试的十三表哥朱仕谦。相比其他,倒是这二位表兄要熟悉些,这朱府也是考虑得周到。
下了马车自又是一阵寒暄。
“当日,本想等发案结束以后再回来安庆的,不过祖母催的急,说表弟你在朱府连个相熟的人都没有,恐冷落了你,就连夜把我叫回来了。”朱仕谦笑着说道,语带委屈。
顾启珪也笑,“那还真是……”顾启珪拉长声音,不顾朱仕谦期待的小眼神,接着说道,“谢谢外祖母了,还是外祖母想的周全。”
这一下引得朱仕廉也跟着笑,他也是最近才从京中回到安庆的,“好了,都不要耍宝了,长辈们都还等着呢。”如此说着,一行人走向正堂。
朱家大宅占地面积广阔,主要是朱家人多,随着这两年,‘仕’字辈开始娶妻生子,这朱家是更热闹了。
顾启珪随着两位表哥走进正堂的时候,大厅里的人齐刷刷的看向了他,弄得顾启珪还有些紧张,不过随即他就稳住心神。这正堂之上这么些人,坐在上座的老人肯定就是朱老爷子和曾外祖母了,挨着他们坐在下首的肯定就是他外祖父外祖母了,看外祖母她老人家一跃跃欲试的表情,倒是和顾启珪想象的所差无几。
“老祖宗,外祖母,外祖父。”顾启珪见礼,行的自然是大礼。
“好孩子,快起来吧,地上凉。”徐氏赶紧开口让顾启珪平身,唯恐他多跪一会儿吃了大亏似的。
顾启珪对着自家外祖母安抚的笑笑,却没有起身,这朱老爷子还没有发话,他当然不会这时候起身。
坐在堂上的沈氏撇撇嘴,这儿媳就是改不了自己的性子,不过对顾启珪的时候,还是点点头。
“起身吧,地上凉,”朱老爷子说道,暗自点点头,倒是个沉得住气的。
“是。”顾启珪这才起来。
接着就是认亲之旅,二舅舅,三舅母,四表哥的,再加上朱家人眉眼间都有些相似。反正在大厅里绕了一圈,顾启珪整个脑袋里蒙蒙的,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但是面上是丝毫不显的。
他们都是笑着同顾启珪讲话,顾启珪当然是笑脸相迎。
顾启珪在大厅里待了不多时,女眷就回了后院,虽没有外男,但到底不好多呆。
然后,老爷子带头,外祖父舅舅表哥们包括顾启珪都去了书房,顾启珪心里明白,自然是要谈论这次县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