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四十一章 亲事

嫡长嫡幼 冉珏儿 4591 字 8个月前

这是顾启珪临出门听见的爹爹和永宁侯最后的谈话。

后来还隐约听见永宁侯为自己开脱的声音,却也听不清了。

“爹爹和这永宁侯是熟识?”顾国安问站在一旁的顾远。

“老爷和侯爷在咱们老侯爷在世的时候就认识了。侯爷不善饮酒,饮酒后……老爷应该是不想少爷受到影响。”顾远低声支吾说道。

顾启珪点头,看来这永宁侯可不仅仅是不善饮酒这么简单,就是不知道,这样跳脱的性子和自己少年老成的爹爹是怎么交流的。

顾启珪带着顾擎回明璋院,说是‘明璋院’,却又不是‘明璋院’。顾启珪七岁之后,就不适合一直住在‘闵熙堂’了,搬到了前院,因为‘明璋院’寓意很好,顾启珪很喜欢,直接定了这个名字,又央爹爹给自己又写了“明璋院”,装裱称牌匾挂在了大门口。所以,他现在住的还是‘明璋院’。

顾启珪走到‘明璋院’,突然想到,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自己两个姐姐了。今日,听闻有人来提亲,他忽然意识到,也许不出两年他姐姐就要变成别家的媳妇了,到时候就连称呼‘顾’也得放在另一个姓氏之后。

吾家有女百家求,自己两个姐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已经到了可以论及婚嫁的年纪了,想想还有些舍不得呢。

“去姐姐那看看,”顾启珪临了临了改变了方向,虽然今日有贵客,但没有正式定下来,也顶多是让自己姐姐去问个礼,陪客是不会的,应该还在“茗琪阁”呆着。

顾启珪很快就到了“茗琪阁”,这本是一个院子,中间用花藤隔开,供两姐妹居住。院子设计的很是巧妙,一看就是女儿家的住处。

这几年,顾烟茗和顾烟琪的感情好了许多,就连顾启珪也能感觉到自家大姐变了很多,以前小心思颇多,时常让人感觉不舒服,小时候还会做一些令人无语的事儿。

不过后来她真的做了很多改变,尤其是自家便宜兄长来了之后,顾启珪明显感觉到大姐变得亲近了很多,就是一种感觉,让人很舒服。

刚踏进院子,就听见两姐妹儿正在说什么。

顾启珪抬手止住了想要禀报的婆子,光明正大的站在院子里偷听。

“我好无聊啊,为什么我非得绣这个啊?”一听这抱怨,就是二姐的声音。

“慢慢来,这个又不急,要好好绣,仔细些。”声音不急不徐,令人舒服。

“姐姐,你说刚刚永宁侯夫人是来干什么的?”

“我怎么能知道夫人是来干什么的呢?”

“姐姐不要骗人了,我都知道,是来给你提亲的,张家三公子。”

“顾烟琪,不许乱讲。”声音罕见的有些羞恼。

“等顺宝回来,我去给你打听打听这张三公子到底怎么样。”顾烟琪丝毫不把她姐的恼怒放在心上。

“顺宝就要下场了,你可不要因这些事儿打扰他,不然就禀报了爹爹娘亲罚你禁足。”顾烟茗吓唬自家妹妹。

“顺宝才不会告状,他又不是大哥。”顾烟琪撇嘴。

这一次,顾烟茗没再说话。

顾启珪哑然失笑,顾启陵喜欢什么事儿都和祖母说一说,倒是没有告状的意思,但自家祖母显然不是有雅量的人儿,每次顾启陵当趣事儿说着玩儿的,事后总有人收到祖母的警告,久而久之,两姐妹就认为是顾启陵去告状了。

这些年顾启陵倒是没有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情,但是也许是二婶走的那天,他的所作所为给两个姐姐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所以这些年也不见两个姐姐和他太亲近。

等屋里完全没有动静了,顾启珪才示意婆子可以进去禀报自己来了。他们都已经长大,已不再是小时候可以肆意进入双方房间的小孩子了,现在就连顾烟琪都能记住这个了。

“顺宝来了?等一下,等一下。”里面传来二姐活力十足的声音,随后又是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顾启珪才被迎了进去。

顾启珪很快就回到了家。

他也是到家才知道张文钦说的他们有可能成为亲戚是什么意思。

“少爷回来了?”顾远上前一步。

“爹爹在家?”顾启珪看到顾远愣了一下,顾远是跟着爹爹的,他既然在这儿,那今日爹爹回来了?这可才是上午。

“今日家里有事儿,夫人就把老爷叫回来了。”顾远说的含蓄。

“有事儿?”

“郫县张家想为张三公子聘大小姐为妻,今日长灵长公主亲自拜托永宁侯夫妇来说和。”顾远恭敬道,他虽有些大大咧咧,以前也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但他还是知道的,自家老爷对七爷寄予厚望。

“张家?张文麟?”既然把永宁侯都折腾来了,怪不得,自家爹爹要赶回来。

“是。”

顾启珪心里不可避免地吃惊了一下,这可不好弄,张家祖训男丁不得娶官宦出身的女子为妻,现在这是为何?

“他们想怎么办?”顾启珪的脚步又加快了几分。虽说因为张家近几年打破了多项家族的规矩,张文麟又才情卓越,京城中各家有女儿的夫人蠢蠢欲动,但顾启珪可不想自己家是个出头鸟。

“张家承诺若老爷夫人同意,会让今上赐婚。”顾远低声说道。

顾启珪沉吟,照理说,张文麟的品行他信得过,观长灵长公主也是一个讲理的人,他虽没见过张家夫人,但能教养出张文麟张文钦兄弟,定也是个明理的,要真能得今上赐婚,也是十足的荣耀,从整体上看这亲事条件还是可以的。

只是……张家要祖规何去何从?张家二房三房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张文麟,虽被称为张三公子,确是长灵长公主的嫡长孙,是要继承张家祖业的宗子,自家长姐要是嫁过去就是宗妇,他恐她不好过。

这时候女子嫁人本就弱势,盲婚盲嫁的不知有多少,最后变成怨妇的数不胜数,他顾家已走到如今,他倒不想自己的姐姐最后会是这么个结局。

“爹娘还在前院?”

“永宁侯夫妇是以拜访老太爷老夫人的名义来的,夫人留客在府里用膳。夫人已经把永宁侯夫人请去了闵熙堂。”

“倒是会办事。”顾启珪冷哼。

永宁侯夫人若直接以为张家提亲的名义上门,答应不答应都是一锤子听音,对两个正处于适婚年龄的男女明显都不好。张家既然松动,定有大批想成为张家媳妇的女子前赴后继;顾家如若拒绝张文麟,也必然会吓退一部分人,顾家连京中四公子之一的张三公子都拒绝了,可见眼界之高,于自家两个姐姐的名声有损。

“祖父应是不会去见他们吧。”顾启珪断言。

“南行院已经传来消息,说是身子不舒服,今日老太爷和老夫人都不宜见客。”顾远说道。

顾启珪勾唇,就知道是这样。自家祖父定然不会去见一个辈分比自己低,位分却比自己高的人,当年如若祖父承爵顺利,两人该是平起平坐,可自家祖父却连降三级,生生比人低了三等。不管是出于内子还是里子,自家祖父肯定不会见客。

“启珪回来了?”身后传来一个清丽的女声。

顾启珪转身行礼,“四婶,”有冲她身边的少年点头,“八弟。”四叔进京,连带着四房一家都跟了过来,四房是庶出,无女,有两个儿子。因邵氏会办事儿,和娘亲相处的很好,所以比起二伯母,顾启珪对四房一家的观感还不错。

“三哥今日去了国子监?”四房长子顾启汀性格温和,也老实本分,但是就是属于天生不开窍的,读书识字总是熬到下半夜,但就是不出成绩。四叔四婶作为爹娘,也早已接受了这个事实,并没有对他施加太多的压力。

进京后,四叔亲自找了爹爹,把三哥顾启汀安排进了国子监太学当起了书学馆的教官,就是俗称的助教,每天处理一些学子的杂事,因是在太学供职,环境相对简单,就顾启汀来说倒是十分适合的。

提到自家长子,邵氏脸上的笑容就更真挚了一些,“启汀自从进了太学,自是每日都到的,也不知道那孩子都在忙些什么。”虽是埋怨的话儿,可还是能听出作为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骄傲。

邵氏能想的开,她自是十分了解自家孩子的,长子从小做事就努力,可天生的脑子,没有办法。可她知足,她的孩子好好的长大了,是个踏实的性子,她其实从来没想过自己孩子要有多大的出息才行,她从不逼他。知足常乐,她虽没读过几天书,但这些基本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三哥做事努力,对任何事情都是极细心地。”顾启珪说着,倒是实话,虽说三哥才是十五六的年纪,对读书也是七窍通了六窍,但就做事而言,他是极其认真的。

邵氏脸上的笑容更甚,这个侄子明明还是半大的少年,举手投足间就已经初现风度了,看大哥大嫂亲自教导出来的这个孩子,邵氏是非常喜欢的。听听这说话的水平,句句都说到了她心坎里。

“七哥,七哥。你前天送我的陀螺我是极喜欢的。”顾启泽拉着顾启珪的衣袖找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