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本就不符合常理,再加上涉及到朱家女儿,不出血是不可能的,顾老爷子看了一下跟在自己身后的女婿示意他据实以告。
安意荣不是个简单的人,从朱老爷的口气中,他就能判断并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反应,不过,他愿拿更多的筹码去换取这个嫡长子。
他从顾庸身后走出来,作了个揖,道:“朱爷爷,请听晚辈说……”
安氏在门口深吸一口气,做好了心理建设才进了朱氏所在的东跨院。
人人都知道,朱老夫人不是简单的人物,儿媳出身小门小户,各方面拿不出手,俗话说:娘熊熊一窝,但她就能把七个孙子都培养成才,没有一个随母亲,可见出她手段了得,更不用提徐氏那个混不吝,什么都敢说。
徐氏一看安氏进来,直接怼道:“哟,亲家太太过来了,亲家太太倒是为女儿着想,真真是一慈母,不过我们冉儿在朱家没受过一点委屈,在顾家被亲家太太这么教育,我这做娘的还真是感谢呢……”她是个混不吝的,什么话都说的出来,自以为挖苦的含蓄,可在场的人都比她不知多长了几窍心肠,哪能听不出她的意思,没看见安氏的脸已经气得发白了。
朱老夫人和自家儿媳相处了几十年,除了在子嗣方面傲人,她这儿媳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地方也就是在她不方便的时候挖苦别人的这张嘴了。要不说物以类聚,可见朱老夫人也是嫉恶如仇的性子,要不,能和徐氏平安无事的相处这些年。
安氏在门口杵了这些时候,愣是找不到回嘴的地儿,她自是知道徐氏这张嘴的,看谁顺眼,那是什么都好说,看谁不顺眼,那是把人往死了怼。
最后还是朱老夫人制止了徐氏,“怎么说话呢,这是冉儿的婆婆,该着你说话了,滚去看你外孙去。”虽然听的开心,但也不能把人气得太狠,记恨了自己孙女就不好了。
徐氏碎碎念不情不愿地去了偏厅,她不是关心女儿吗?不过她最是听婆母的话。
“亲家母,你也知道,她就是个混不吝的,这些年也没个长性,我朱家就这一个女儿,处处都多担心些,倒是劳你多担待些。”沈氏嘴里向安氏说着担待,却也强调朱家就这么一个女儿。
安氏唯唯称是,这是长辈,她更是回嘴不得。心里却是极不得劲的,这事儿本是她做的不地道,但她女儿都经历了那样的事儿,朱氏还抓着不放,把这事儿捅到了娘家,徐氏说话这么不客气,这让安氏本来还有些愧疚的心,迅速合理了起来。
这时,门外传来了朱仕蔺的声音,“曾祖母,曾祖父请您到前厅去。”
朱家这一次来的声势浩大,七位爷来了三个,就连久不问庶务的朱家老太爷都到了。更是没给顾庸一点面子,直接去了孙女的闵行院。不过,这也无可厚非,朱老太爷在江南四府地位极高,又是顾庸的长辈,从来也只有别人拜见他的份。
朱仕蔺乡试后外出游学今日刚回到家,本应是夹道欢迎的待遇,可因为出了这档子事儿,身上的衣袍都来不及换,就被自家母亲抓来当壮丁,想到义愤填膺的母亲,他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被抢她母亲都不会如此激动,不过再对比一下自己的祖母,他觉得自家母亲这样挺好,起码算得上有勇有谋。
看到顾庸一行人从远处走来,朱仕蔺赶忙上前一步,呐,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的。
“我曾祖母听说我小姑姑今日惊马,导致早产,甚是担心,想着姑父远在京师,唯恐小姑姑出意外,硬是闹着要来看看才放心,我们做晚辈的也只有遵从不是。
您知道我朱家四世同堂,就小姑姑一个女孩子,在家里时我父亲叔伯都让着,没有受过一丝委屈,她由曾祖母亲自教养长大,自然多疼爱些。
时间紧急,都没有来得及知会贵府,还请顾爷爷顾奶奶您们多担待,晚辈在这里给顾爷爷顾奶奶赔罪了。”朱仕蔺拱手行礼赔罪,脸上一直带着笑容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快,才刚过志学年华的他为人处世已经自有一套章法。
安意荣看着眼前夸夸其谈的少年,眉宇中带着自信,言谈中透着矜贵,朱家第四代已经成长至斯,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虽然现在的安意荣并没有把朱仕蔺放在眼里,不过这也不妨碍安意荣赞赏眼前的少年。
他更加确信,这一仗他必须赢才行,不仅是为了安抚表妹,也是为了自己和安家。表妹不放心过继安氏族中孩子,怕有异心,令他腹背受敌,就算是得罪娘家兄长,也在所不辞。这事儿怎么也不能在他这儿夭折。另外,他求请求到了岳父和姑母的面前,就是打定主意不回头的。
现在的他确实需要一个嫡长子,他安家五房子嗣皆艰难,仅有他一个独子,这上天赐予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他要往前走,要安府所有的资源都向他倾斜,前提就是他必须抢在各位继叔前有嫡长子。
安氏摆摆手,道:“也是我处事不妥,今日确实慌乱,出了那种意外,整个府上兵荒马乱,没来得及通知亲家老夫人,累她担心。麟儿出生后,又有杂事缠身,一直竟忘了这事儿,回头老身该亲自向朱老夫人赔罪才是。”
“顾奶奶说笑,您管家事儿忙,疏忽也正常。曾祖母、祖母和母亲正在小姑姑处说话,曾祖父和各位叔叔应该已经在正厅恭候了。”说着,朱仕蔺把顾庸和安氏一行人,让进了闵行院。
朱仕蔺没想到安意荣也在,他觉得这次的事情应该不是这么简单就可以解决的。这位江南年少成名,拜师陇仲先生,与顾家大郎齐名的的江南才子,可从不打无把握的仗,他外放江南已经三年,依照安阁老的权势,今年夏定能回京述职,肯定还要升一升的。
徐氏坐在自家女儿床前,听着女儿说事情的原委,心中的怒火冉冉升起,女儿生产女婿不在身边就算了,还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脸上的怒气显而易见。
“你还小吗?当着你女儿的面儿,不说解决问题,我看你是看你闺女还不够上火。”朱老夫人沈氏看完自己的重外孙,两个小家伙睡得很熟,看着就让人欢喜。谁知进门就看见自家儿媳一脸怒火在自家孙女面前义愤填膺,忍不住出声教训,本来这次来,她就不想知会她,可她到底是孙女的母亲。人倒是不坏,就是性子让人不敢恭维,也不知道这些年怎么弄得,年岁越长,越是处处流露出暴发户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