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晴天霹雳

姜玉姝咬了一口,细嚼慢咽,喉间淤伤刺痛,暗忖:男女食量不同,半大孩子十分能吃……这分量不够。

“咳咳。”郭弘轩尝了一口,梗着脖子直咳。王氏忙道:“轩儿,喝点儿水。唉,可怜呐,你长这么大以来,何曾吃过这种东西!”

郭弘磊耐心劝说:“母亲也快吃吧,咱们只歇两刻钟,待会儿还得赶路。”

王氏一声长叹,皱着眉头勉强下咽。

姜玉姝靠近,哄郭煜吃白水泡的馒头糊糊,却见王巧珍抱膝呆坐,不吃不喝,便轻唤:“嫂子?嫂子?”

王巧珍猛地起立,皱眉环顾四周。

“嫂子,你这是……?”郭弘磊也起身。

王巧珍咬唇,捂着小腹,一声不吭。

郭弘磊会意,撂下一句“稍等,我去问问”。少顷,他返回,低声问:“还有谁想去?一起罢。”

人有三急,姜玉姝及好些女子顾不得尴尬,结伴行至官差指定的林中草丛。

岂料,当经过一株合抱粗的大树时,王巧珍突然抢步疾冲,毫不犹豫,纵身一扑,脑袋撞向树干——

姜玉姝屏住呼吸,侧耳细听,从颇长的一道圣旨中捉出几个关键:免除死罪,除爵抄家,流放西苍充军屯田。

西苍在哪儿?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她一无所知,记忆里连听也没听过,闺中少女往往不通世务,平日多以针黹和琴棋书画为乐。

但谈到屯田,姜玉姝却不怎么害怕。

前世,她是农科研究所的骨干技术员,学生时代主修农林经济管理,辅修动物科学。

无论种植还是畜牧,万变不离其宗。到时辛苦些,天总无绝人之路!

太监合上圣旨,慢条斯理道:“郭元铭,领旨谢恩。”

“是、是。”靖阳侯面如死灰,颓然叩首,高举双手含泪道:“罪民领旨,谢陛下不杀之隆恩。”

入乡随俗,姜玉姝别扭地跟随众人磕头。

奇异的,她听明白圣旨后,原本焦灼不安的心莫名镇定了。

仿佛终于等到一个结果,大有如释重负之感。

太监松手,靖阳侯抖若筛糠,使劲捏着明黄圣旨。

“父亲、母亲,快起来。”郭弘磊左搀右扶,面沉如水,目光深邃。

姜玉姝扶起父亲,“您慢点儿。”

“幸而陛下开恩了。”姜世森见一代侯爷丢魂失魄的颓丧模样,百感交集,唏嘘道:“至少性命无虞,想开些罢。”

靖阳侯咳嗽不止,咳得直不起腰。

“究竟、究竟是怎么到了这一步?叫我们以后怎么呐?”王氏涕泪交流,迷惘无措,哭得瘫软。郭弘磊想方设法地劝慰母亲。

此为防盗章

郭弘磊扭头问:“后头怎么了?”

下人忙答:“方才街上闹哄哄的,吓得小公子一直哭,奶娘哄不住。”

“噼啪”一声,官差扬手,凌空甩了个响鞭,喝道:“大胆!未经张大人允许,任何犯人不准擅自停顿。”

张峰按着腰间佩刀刀柄,皱了皱眉,不悦道:“像你们这样走走停停的,怕是得猴年马月才能到西苍。快走!”

郭家上下无法,只得继续前行。

鞭子骤然厉响,嫡长孙郭煜更害怕了,在奶娘怀里竭力挣扎,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煜儿?”王氏焦头烂额,心疼得不断扭身,焦急呼唤:“煜儿,乖,别哭了!巧珍,你倒是快哄一哄,没听见孩子在哭么?”

王巧珍始终捂着脸,满腔怨愤,哀切答:“遭遇如此屈辱劫难,连大人都承受不住,更何况三岁小孩儿?我是没辙了,母亲莫怪。”

“你——”王氏意欲责骂,却听孙子已从“娘”哭喊到“爹”,嚷着“要爹爹抱”,她登时颓丧,悲叹道:“可怜煜儿仍未明白,你的祖父和父亲已经去世了。”语毕,她老泪纵横。

侄子幼稚懵懂,姜玉姝倍感怜悯,边走边说:“晨风凉,不能让煜儿这么哭下去。奇怪,嫂子居然也哄不住吗?”

郭弘磊压低嗓门,无奈答:“她自顾不暇。”

姜玉姝一愣,提议道:“那,煜儿平日亲不亲近叔叔?或者其他人?总之,既然奶娘哄不住,就换个熟人试试。”

郭弘磊闻言扭头,吩咐道:“把煜儿抱给我。”

“是。”

不一会儿,白白胖胖的郭煜便被众人传到了前头。

“包袱给我。”姜玉姝复又背起自己的包袱。

郭弘磊单手抱着侄子,神色冷静。他生性不善言辞,干巴巴道:“行了,别哭了,不必害怕。”

“呜呜呜嗝!嗝咳咳……”郭煜一动不敢动,哭得微微发抽,委屈打嗝。事实上,他非但不亲近二叔,还十分畏惧。

靖阳侯府嫡长孙,金尊玉贵,一出生便深得宠爱,在家中简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因着受宠,他不怕祖父母,也不怕父母……独独怕郭弘磊。

在他记忆中,二叔高大英武,脸上惯常没什么表情,眼神却威严,令其不敢亲近。

姜玉姝扭头望着泪涟涟的小侄子,扬起一抹浅笑,温和问:“你叫郭小煜,对不对?”

“嗝?”郭煜呆了呆,小心翼翼趴着二叔肩膀,哽咽答:“不对。”

姜玉姝又问:“那一定是叫郭大煜了?”

郭煜摇摇头,“我叫郭煜,煜儿。”

“哦。”姜玉姝恍然大悟,故意逗道:“我知道了,原来你叫郭煜煜儿!”

郭煜茫然张着嘴,一时间忘了哭。

姜玉姝趁着小侄子犯迷糊,迅速抬手遥指前方,故作惊奇状,问:“郭煜煜儿,看见路边那棵树了吗?”

“看、看见了。”郭煜仍打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