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心病无药

“用不着。”裴文沣玉冠束发,一袭白袍,却坐在小马扎上,挽起袖子,埋头摘土豆,生揪硬扯,“嘭嘭”扔进箩筐,仿佛泄愤,仿佛较劲,也仿佛赌气……心烦气躁,按捺不住恼怒。

偶尔有人凑近攀谈,他不得不掩下愤懑,温和谈笑,文质彬彬。

堂堂新科进士、新任州官,顶着烈日干农活,庄松和官差们如何坐得住?他们纷纷走出凉亭,热心相助,趁机亲近。

近傍晚时,村里一户找了亲戚帮忙的人家,率先收完两亩土豆,悉数堆积在凉亭前,请官府称量。

庄松等人大汗淋漓,当众过秤。

暮色四起,村民们一时半刻忙不完,陆续收拾粮食和农具,准备明早接着挖。

“二百一十七斤。”

“二百二十斤。”

“一百九十。”

……

一箩筐接一箩筐,一边称,一边记,不停地吆喝。

庄松手摇蒲扇,却是为裴文沣扇风,两人在旁紧盯。

郭家人也收拾妥当了,姜玉姝站在凉亭外观看,十分关心具体亩产量。

裴文沣余光瞥了又瞥,竭力克制。

算盘“噼里啪啦”脆响,良久,庄松笑容满面,高声告知:“两亩地,共收了六千一百七十四斤,按事先规定的三成半,你家可得两千一百六十斤!”

霎时,这家人欣喜若狂,兴奋嚷道:“哈哈,两千多斤!”

“嗳呀,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

“明儿多种它几亩,等秋收时,一家人就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当家的妇人面黄肌瘦,搂着同样面黄肌瘦的孩子,差点儿喜极而泣。

“他家一直精心侍弄着,收成真好。”

“也不知咱们家有多少?”

“赶快挖吧,过了秤才知道。”

……

众村民羡慕不已,拥挤着张望,议论纷纷,恨不能自家的粮食立即过秤。

两亩地,六千多斤,亩产终于达三千斤了!

姜玉姝眉开眼笑,激动暗忖:虽然比不上前世的高产品种,但在当今,已算是丰收了。而且,土豆一年两熟,普通人家稍种几亩,即可收获充足口粮,从此摆脱饥荒困境,无需忍饥挨饿——

“高兴什么呢?笑得傻乎乎。”热闹混乱间,裴文沣状似随意,走到她身边。

姜玉姝眸光明亮,笑逐颜开壮志凌云,愉快答:“收成好,当然高兴啊!我希望收成一年更比一年好,大丰收,天底下谁也别饿肚子,彻底消灭饥荒!”

“奇怪,”裴文沣挪近些,疑惑问:“你长在深宅大院,原本十指不沾阳春水,学起庄稼活竟这么快?居然还能教导乡民栽种新粮?简直令人刮目相看。”

姜玉姝笑脸一僵,暗暗心惊,旋即叹了口气,解释道:“不学不行的。唉,流放三千里路,历尽艰辛,我若是吃不了苦,早死在半道了。农桑活计,人只要用心就能学会,不难的。”

“哦?姝妹妹真是冰雪聪明。”裴文沣凤目幽深,复杂莫测。

姜玉姝心里发虚,忙谦逊摇头,“表哥过奖了,其实我只学了些皮毛,比起老庄稼人,差远了。”

当郭弘磊一行策马奔进刘村时,天色已昏黑。

不多久,他们逐渐靠近院门:

“吁!”

“快看,怎么那么多人围着?莫非家里出事了?”

“表公子盯着我的时候,眼神怪吓人的,以前从未见过,我害怕。”翠梅反手掩上房门,惶恐不安。

姜玉姝叹了口气,慢慢摘下帷帽,斜掠鬓发,苦笑道:“傻丫头,怕什么?一切与你何关?唉,我心里头才叫不安呢。”

“他几乎瘦了一圈,少言寡语,我完全不敢像以前那样同他说笑了。”翠梅惆怅叹息,麻利掌灯。

姜玉姝眉头紧皱,心不在焉地挑了挑灯芯,凝重道:“听说,自从他到西苍上任以来,一直水土不服,至今尚未彻底治愈,所以才变得那般瘦弱。”

“其实,我悄悄找方大夫打听了一番。”翠梅忧心忡忡,凑近了,小声告知:“方大夫虽没明示,但我听得懂,他说表公子既是水土不服,又是积忧成疾,换言之,便是心病的意思。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可姑娘已经嫁进郭家门了,怎么办呐?”

姜玉姝捶了捶脑袋,搜肠刮肚,半晌,抱着脑袋,苦恼道:“我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心病,只能劝他尽快振作;水土不服,倒是可以让方大夫试试,当初咱们多少有些水土不服,全是方大夫治愈的,他经验丰富,应该能治好表哥。”

“正在服药呢,但愿表公子早日康复!”

姜玉姝强打起精神,解衣裳准备沐浴,由衷地表示:“我也祝愿他好,他过得好,我才安心。”顿了顿,她隐隐担心,叮嘱道:“今时不同往日,翠梅,你在客人面前要谨慎些,切不可口无遮拦,避免节外生枝。”

“您放心,我明白的。即便姑娘不提醒,我也绝不敢随便说笑了。”翠梅不胜唏嘘。

与此同时·厢房

裴文沣沉下脸,“唰啦”合上折扇,“果真如此?”

“千真万确!”

蔡春和吴亮一个整理行囊,另一个整理铺盖,忠心耿耿,如实禀告:

“听说,翠梅看上了郭二公子的亲信,两人情投意合,就快成亲了。”

“表姑娘不仅赞同,还答应替她张罗亲事。”

裴文沣攥着扇柄,指节泛白,直勾勾盯着烛火,神色冷淡,漠然道:“哼,她倒是过得顺心如意,与郭家人打成一片。那个丫头,自幼机灵,伶牙俐齿,深得玉姝信任,你们瞧,陪嫁丫鬟好几个,玉姝却只带了她在身边,形影不离。”

“翠梅确实机灵。”蔡春打开包袱,挑了一身衣服。吴亮抖了抖被子,铺整齐,附和道:“她是姜府家生子,伺候表姑娘多年了,一贯比别的丫鬟受宠信。”

裴文沣面色苍白,暗感遭背叛,失望透顶,止不住地燃起迁怒之火,语意森冷,缓缓道:“没出事之前,每次一见面,玉姝的贴身丫鬟总是满脸堆笑,翠梅甚至姑爷长、姑爷短的。如今出了变故,她立刻换了副嘴脸,疏离客气,活像对待陌生人。”

“有了新姑爷,她便只顾奉承姓郭的,彻底把旧姑爷撇开了。太令人心寒齿冷。”

作为丫鬟,翠梅该怎么办?难道拿刀劈了新姑爷?

蔡春和吴亮对视一眼,均欲言又止,小心翼翼地宽慰:“事已至此,公子,想开些罢。”

“请恕小的斗胆直言:眼下这局面,实在是无解,表姑娘成了有夫之妇,您、您还能如何呢?年初启程前,老太爷和老夫人,以及老爷和夫人,再三叮嘱,您——”

“啪”一声。

裴文沣把折扇扔在桌上,一提长辈就心烦气躁,低喝道:“够了!少啰嗦,我头疼得很。”他使劲揉捏眉心,满腹狐疑,困惑问:“分别年余,今日一见,你们觉得表姑娘变了吗?”

两个小厮苦劝无果,同情其痛苦,只得顺从病人的意思。他们认真想了想,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变了。她从前温柔文静,说话细声细气,现在大方多了。”

“胆子也变大了,言行举止干练,在这个院子里,明显是表姑娘当家做主,所有下人对她恭恭敬敬的。”

裴文沣眼里饱含心疼与怜惜,长吁短叹,沉痛道:“真不知她究竟吃了多少苦,才被逼成了这模样!”话锋一转,他却再度沉下脸,严肃指出:“但一个人的性情,即使遭逢巨变,骨子里的东西至死照旧。我相信,姝妹妹今日一席话,根本不是她本人的意思,依她的性子,永远不可能对我狠心!”

“听这话,表姑娘似乎劝过您了?”两个小厮眼睛一亮,内心巴不得姜玉姝决绝斩断旧情,以免闹出难堪丑事。

裴文沣握拳砸桌,忿忿然,倍感无奈,叹道:“她那番规劝,肯定是转达姑父的意思,毋庸置疑!姝妹妹一向孝顺,不敢不遵从长辈命令,她违心规劝我,此刻也不知难受成什么样了,兴许正躲在房里哭。她从小遇事就哭,唉。”

亲信小厮同时叹气,忧切看着公子,无计可施。

裴文沣心力交瘁已久,夜里无数次辗转难眠,魔怔了一般,思绪混乱,推测道:“仔细想想,翠梅恋着郭家小厮,心偏了,嘴也偏了,想必平日没少劝姝妹妹认命,或者教唆姝妹妹冷落我。否则,她为什么一直不敢抬头看人?分明做鬼心虚!”

夏夜炎热,月色皎洁。

姜玉姝沐浴后,待在房里静坐沉思,直到潘嬷嬷叩门,请示问:“晚饭已经好了,您看该怎么安排?”

“难得有客人登门,而且是贵客,晚饭自然摆堂屋。”姜玉姝不得不振作,正色问:“三弟呢?他年纪不小了,应该多琢磨琢磨待客之道。”

“他已经在厅里了。”潘嬷嬷面色如常,笑眯眯。

三弟,对不起了。姜玉姝早有打算,揉了揉额头,蹙眉说:“嬷嬷,我有些头疼,就不出去吃了,烦请你和阿哲好生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