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和清荷两个人给安贤帮了很大的忙,安贤出门办别的事的时候,店里的活都是这两个人做,看着两个人配合的默契,安贤倒是觉得般配得很。
一日赶着清荷回莫府拿饭的时候,安贤拉着雨生说道:“这几日,可辛苦你了,忙了我这么大的忙。”
雨生挠了挠头:“我一个大男人家,也就是体力活在行,那些费脑子的零碎东西,都是清荷在做,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安贤听了他的话,笑了笑:“那清荷姑娘,合不合你的意啊?”
雨生一听见安贤问了这样的话,整个脸都臊的通红,低着头,支支吾吾的说:“安贤姐,你可别拿我打趣了,清荷姑娘人长的漂亮,头脑又聪明,怎么会看上我呢。”
安贤看着雨生这大姑娘家害臊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那你就是喜欢人家呗,清荷优秀,你也不差啊,相貌堂堂,任劳肯干,哪个姑娘不喜欢啊,当然,小羽另说了,毕竟你认识的时候人家已经名花有主了,再说了,你就知道清荷对你没点意思?。”
雨生抬起头看着安贤,眼中透露出期待的目光。
两个人正说着话,清荷推门进来了,手里提着两个饭盒,雨生看见忙过去接了过来,安贤看着这一幕,笑了起来,被雨生看见,搞得雨生很不好意思。
清荷不知道两个人到底怎么回事,打开了饭盒拿出一碗皮蛋瘦肉粥粥递到了安贤面前,说道:“今日的粥是我熬的,口味应该是非常清淡的,知道夫人不爱油腻。”
安贤点了点头,看着清荷又拿出了许多小菜,三个人坐下开始吃饭,清荷自然的夹起了几块酱牛肉,放进了雨生的碗里:“什么力气活都是你做,你多吃点肉,长劲。”
夾个菜本也没什么问题,只不过叫安贤那么一说,雨生的心里好像长草了似的,脸红着吃完了这一顿饭。
三个人都非常期待书馆的完工,于是快马加鞭的干着活,过了约莫小半个月,书馆的终于完工了,就差往里边搬书了。
看着辛辛苦苦劳动的成果,三个人心里都感觉非常的满足,只差简单的收拾就可以使用了,安贤和清荷两个人忙活到了太阳下山才都弄完。
到了晚上,安贤和清荷才一块回了家,路上,安贤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天。
“我看清荷也到了该出嫁的年纪了。”安贤看着清荷,微笑着说道。
听见安贤这样的一句话,清荷的脸上出现了一抹绯红,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还没有那样的想法呢,只想着能和夏竹一起留在夫人身边”
安贤听了清荷的话,笑着说:“你也不能一辈子都留在我身边啊,莫不是……有了心上人了?”
清荷美目流转,忙说到:“夫人可不要拿清荷说笑了,清荷可能也只是单相思罢了。”说着话,把头低了下去。
安贤看着清荷这副模样,笑着说:“是谁能有这样的能有这样的好福气啊,还叫你单相思。”说着顿了顿,接着说道:“我看雨生就不错,他好像还非常喜欢你似的,可惜了你已经有心上人了。”说完便抬眼看着清荷的反应。
清荷听到安贤说了这样的一番话,立马惊讶的看着安贤,按耐不住的问道:“雨生是这样说的?”
安贤看到清荷有些不可思议的样子,笑着说:“我看你那心上人便是雨生没错了吧,据我所知,他也喜欢你喜欢的紧呢。”
清荷愣怔了一会儿,满怀心事的回了府。
书店扩建进行的很顺利,雨生早早的就把老店里的书都搬到这边来了,没用安贤费心,他还又进了不少新书。
按着安贤的想法,所有书都分类放到了不同的书架上,王画师还画好了借书卡,雨生早早的就去印书馆找刻师做了好多木制的借书卡。
整个书馆都被安贤布置的十分前卫,在京都的所有书馆里可谓是独树一帜。
忙活完硬件,安贤便打出了招工的广告,招的就是写手,这样一则招工广告可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写手是个什么东西,这样的工作从前连听都没听说过,除此之外,因为书馆的扩建,安贤打算再找一个人来帮雨生打打下手。
雨生有些质疑的问道:“安贤姐,你说,这能招来人吗?”
安贤胸有成竹的说:“你就放心吧,一定会有人来的,每年京都里这么多落选的秀才,如今有了一份适合他们还酬劳不菲的工作,他们又怎么不会心动呢?”
果然不出安贤所料,这广告刚打出去两天,便来了三四个应聘写手职位的秀才,安贤把事先出好的题目出给他们,看了他们答题的结果之后,留下了两个人,将准备好的故事大纲发给了他们。
一日,安贤正在整理写手的稿件,一个姑娘来到了书馆,想要应聘书馆伙计。
安贤打眼瞧了瞧那个女子,唇红齿白,亭亭玉立,眉目如画,实在是漂亮的很,一双眼睛左顾右盼,一看就十分机灵。
安贤将这个姑娘迎了进门,这个姑娘名叫马瑞阳,是大尧一个小县来的,爹娘死的早,她便只身来到京都,想要在这里谋一份工作,能让自己生活下去。
安贤听了她的身世,觉得这个姑娘十分的不简单,早早的就独立生活了,一个女孩子,在这个时代里实在是了不起,便收下了她,让她留在了书馆。
马瑞阳干活做事十分利索,帮了雨生的不少忙,安贤看在眼里,对她十分的有好感。
安贤的“新式书馆”一开张就迎来了许多的顾客,有些顾客已经是老面孔了,借书卡这个事所有人都是头一回听说,借一次书用不了多少银子,只要在规定时间还回来就行,这样实在比买一本书合适的多,人们纷纷来安贤的书馆借书。
而且把所有书分类摆放,这让来买书的人方便了许多,书馆开张没多久,人们就渐渐适应了这样的借读方法,安贤和他的书馆再一次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