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关注比赛的人

天生就会跑 丧尸舞 2867 字 9个月前

“可要像他那样数年如一日,应该能够做到的人就不多了吧。”张杰华淡淡地笑了笑,“没有人特别的强制要求,只是全凭自己的坚持。”

说到这里,张杰华脑海里突然响起了那时候还在秀水二中时,那位女体育老师提过的一件事,“哦,对了,他喜欢记教练给安排的训练计划,不管懂或者不懂的,都会记下来,听说也看了许多运动生理学的书籍,我记得现在他在国家队,虽然是跟着接力队在训练,不过很多训练计划,其实都是按在自己制定的目标来完成。”

“嘿,对对对,这个我好像也有听说过。”电视前另一边,一个稍微比两人矮上一些,但身板同样不弱的少年跟着附和道,“叶钦现在的训练计划,很多都已经开始自己来训练了,我听教练讲,运动员到了他那样的水平,很多东西其实自己已经心里有数了,就像咱们要是去教几个刚进体校的新人一样,也懂得该怎么操练人了。更何况,人家还进的是水木大学,那边的体育部可是有很多人各种研究分析的。”

“这我哪会不知道,练多了,自然就知道该怎么练了。”方脸寸头的青年叹了口气,“感觉上怎么还是有点要多读书的意思。”

“多读点书肯定没坏处,这是理论的积累,当然前提,还是一个,要有足够的天赋和努力,然后这些东西才能够用得上。”

张杰华笑着微微点点头,对于室友说多读写书这个想法他一点都不排斥,抛开个人的天赋来说,多学习多研究,不断钻研,这是他这些年观察叶钦能够成绩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运动学涵盖面很广,世界上各路顶尖的短跑运动员很多,看着简单的一个起跑的踏板动作,发力要点,双脚距离,步幅,步频,途中跑的抬头,最后冲线时候的身体保持一口气,低头冲线,这些比赛的细节,其实都有可挖掘的地方。更不用说日常训练的各种手段,针对于自己身体的力量,速耐等等,越是学习越是会觉得里面的东西多。

当然,大家都是运动员,练了几年之后,其实或多或少都有点心得,不过还想要再进一步,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弱点薄弱项进行强化,就不那么容易了。

在海西省省队的这几年,张杰华的水平提升同样很不错,他被自家的教练称作是很有天赋的那群,成绩只要再往前走个01秒02秒,或许就有机会进国家队了。

而且,现在即便还差那么一点,但只要扎扎实实一年一个台阶的提升,至少再过个四五年,那时候他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在全国百米项目里,肯定能够有一席之地。

“……马上为您带来的是男子100米的半决赛,这组半决赛有点像是今年几场黄金联赛的场景重现……选手的水平都很高,估计前四晋级的话,应该是需要跑到10秒20以内才有机会……”

正在几人聊天说话间,电视机内的画面已经切换到了起跑线前,八名选手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同时现场解说穆江的声音跟着在这个时候也响起。

“第一道,2003年世锦赛男子百米冠军,来自圣基茨和尼维斯的金柯林斯;第二道,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马克-伯恩斯,第三道,牙买加飞人世界纪录保持者阿萨法维尔人,第四道,中国选手叶……钦,第五道,巴哈马的选手德里克-阿特金斯,今年男子百米表现世界前五的选手,第六道,英国选手克雷格皮克林,第七道安提瓜和巴布达选手布兰登-克里斯蒂安,第八道,斯洛文尼亚的老将马迪克-奥索夫尼卡尔……”

随着穆江快速的介绍完了现场的八名半决赛的比赛选手,此刻无数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精神也逐渐集中了起来。

长居体育场男子100米跑道前,叶钦此刻没有去看不时扫过的摄像头,也没有去注意身边的阿萨法维尔,目光只是静静地眺望着远处,保持着自己精神的专注。

男子半决赛晋级决赛是两个小组十六名选手,每个小组前四可以直接晋级,已经跑道了这一轮,基本上对于自己晋级叶钦肯定是没有什么压力的。

但作为一名运动员,越是到了这样的关键时刻,越是需要沉住气,不要焦躁,不要出现发挥失误之类的情况。

运动员的大赛心态是什么?

其实说白了就是面对越是需要谨慎对待的比赛时,越能够沉住气,保持自己的精神不会受到其他念头的干扰,同样,也不会受到对手或者现场氛围的影响。

情绪和压力,比赛前的焦躁感,不论是谁都会有。关键就在于什么时候能够把这些东西给派遣出去,搁置到一边,使得他不会在自己面对这样大赛的时候出现对自己心理和生理上造成影响。

叶钦从兼项男子100米项目到现在已经足足有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200米的成绩随着100米项目一直有所增长,但400米上其实进步并不大。

可以说某种意义上,是牺牲了400米的训练时间,转而来主攻100米的。

两者虽然都同属于短跑,但明显的400米项目平常更需要侧重训练的是速耐能力,对于400米一圈的速度节奏的训练。

而100米的话,则相对要求提升更多是力量,爆发力这方面,两者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他现在的体型身高上和去年没有太多变化,大概在1米85、1米86这样,但腿围,臂围的增长很明显,穿上短跑服站在跑道上如果和他之前的照片对比,明显人要结实强壮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