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亲家,那是她上辈子烧高香得来的。
只是就算霍依依没架子,愿意将女儿下嫁到她家来,且说什么姐妹之类的话,但她哪能没有这点自知之明。
闻言,她起身对霍依依弯了弯腰,道:“多谢亲家愿意相信我家祥子。还请亲家放心,素雅嫁到我家来,我会当亲女儿对待,一定不会苛待她的。待她进门,家里的一切事物,都由她做主。我一个乡下妇人,不懂那些,也不会管,交给素雅我放心。对了,这是我准备的东西,也不知道有没有差,还请亲家过目。”
常氏说着,直接打开木箱,之后又有些紧张地深呼吸一口气,道:“亲家,我一个睁眼瞎的乡下妇人,见识有限,知道的东西不多,又还是头一次办这些。若是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亲家指出来,回头我给补上。”
霍依依对常氏是有一定了解的,知道她是个说话算话的人。眼下听到她的保证,又见她打开木箱,里面放得东西虽说不见得多贵重,但放在乡下或者镇上来说,都算是极好的,便知她是用了心。
杨嘉祥的家是什么个家境,她心中门儿清,这会儿常氏能拿出这么多东西来,怕是拿出了全部身家了。
又或者说,许是还借了外银。
不过这些都不要紧,她要的是态度。她有得是银子,给素雅的陪嫁,她是不会少了去的。
只要杨嘉祥真心对她家素雅,日后这常氏不会对素雅端着婆婆架子,杨府的后宅也干净的话,这就够了。
横竖杨嘉祥现在已经四品了,年岁又不大,这品级慢慢升,以后有她家素雅享福的时候。
因常氏自己提出这事,故而霍依依也没客气,便道:“既然常嫂子你不懂,那我也与你说说。我们这官家嫁娶都讲究三书六礼,像今日嫂子你自己带着东西过来求亲这事,是不成的。虽说诚意够,我也欢喜,但到底于理不合。这婚姻大事,自古以来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两人成就秦晋之好,得有媒人才成。请得媒人身份高低,就表示对我家素雅看得轻重。这三书六礼,就是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则是……”
随着霍依依给常氏普及这官家小姐整个成亲的规矩,常氏心底就越发的着急。
她一个乡下出身的妇道人家,哪里懂这么多。
在乡下时,两户相熟的人家,在儿女两情相悦的基础上,双方对亲事没意见,就可以直接下聘。
至于成亲之日,拿生辰八字去算个日子即可,中间有没有媒人,倒是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