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这个宅子,只有骆娇恙一个女主人,连个男主人都没有,故而作为好歹算是她长辈的白逸风,有他出面招待。
夜晚,众人饭后到处走走消食了一番,这才回到厅堂说正事。
“白大人,这稻田,你可预计一幕能产多少?”
这两日,田里都在放水捞鱼,那鱼小的被白逸风放到其他当初撒种还要个把月才能收获的水田中了,大的,则是被他找人卖到酒楼里去了。
所得的银子,他全都给了骆娇恙。
虽说银子不多,但比正紧百姓种地,多少要好上一些。
此时听到宋文这话,道:“收割晒干后,不会超过三百五十斤,但也不会少于三百斤。比起南边的一亩四百斤要少上许多,但今年才是第一次种植,能这样也不错。回头这稻子割的时候,叫人割高些,剩余一半搁在田里,这天这么热,许是能在长出来点。”
白逸风这话说的没底气,他以前不知道去哪,好似见过这么一回,但具体如何却是不知道。
他想,横竖都是在尝试,能不能行,今年就能知晓。
若是能成,以后其他地方不能育苗的,也都能这么做。不管收割多与少,也算是变相的增加产量了。
宋文对种地是九窍通(一窍不通),听闻这话,有些莫名点了点头,将其记录下来。
三百斤,却是不少了,就他衙门内记录的档案看来,杨家村的最高产量,也不过是三百出头的样子。
看来这阮家坑,还真是个风水宝地,日后这里的人,要是不发达都难。
颜诗情家的几亩地在收割,众人小心谨慎地忙的团团转,作为颜诗情的奶奶,又原本是这个村的人的阮嬷嬷,也跟在众人身后忙得不行。
骆娇恙不方便出面的事,皆是她来做。
一天众人就见她不是端茶送水,就是宅子里做好点心招呼人吃。
不过好在田地少,人多。不过一天的时间,颜诗情家的几亩水田,全让白逸风和他带来的人,收割好了。
只等着脱粒后晒干,上称入库便结束。
骆娇恙对这些不是很关心,她一心念叨的都是已经七月了,不知道诗情的孩子生了没有,可还平安,故而会疏忽一些人,包括雪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