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楚军能打下我们的营寨,那我们也能将其夺回。”王离给军官们打气道,他的军官们也用同样的话去激励手下的士兵。
在王离走出营地的时候,他看到几个士兵正趴在一匹倒毙的战马身上,刀割剑戳,都想要割下来一块肉来,一个士兵甚至直接下口去咬。
一个近卫见状就要上前呵斥,但王离阻止了他:“让他们多吃一点儿吧,今天会有一场硬仗要打。”
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天王离总是忍不住想起李由,不知道李由战死的时候在想什么,是不是会在怨恨自己,就像自己现在怨恨章邯那样,这是不是就是自己因为私心结果不救李由而去救章邯的报应?不过王离还是飞快地把这个念头赶出了脑海外,这个想法实在太不吉利了,王离告诉自己一定要带领部下夺回粮仓、然后杀出重围。
“让士兵们把头盔都清理一下,”王离最后又嘱咐了一句:“全军都要整理,不要堕了我军的威风。”
“是。”应声的军官年纪和王离的父亲相当,从王离的祖父王翦开始就在这支军队中服役,他大声答道:“即使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战,也要打出我们气势。”
王离深深地看了这个军官一眼:“这不会是我们的最后一战。”
“当然不是,我军所向无敌,未逢一败,是卑职失言了。”军官应道,转过身迎着北风跑去传令了。
在秦军的对面,项羽站在门楼最高处,冷冷地看着正在排兵布阵的秦军。赵兵昨天都被送出了营地,虽然这些壮丁都没有武器,可项羽还是觉得不放心。
现在营门大开,楚军正缓缓地开出营地,走到营墙和壕沟之间,这样作战的时候,他们前方有壕沟掩护,身后有营墙上的同袍助战,在防守时会有极大的优势。而且把军队放在外面而不是大营里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阻止敌军靠近营墙:站在壕沟和营墙间的士兵是没有退路的,而万一敌人冲进营地,那守在营门内的人是可以后退的。
“这些秦兵的装备真的不错。”项羽对随从感慨道。
秦军正在铺开阵容,从左到右,依次是头盔上带着黑熊皮、带着虎皮和带着白熊皮的士兵。六国部队士兵是没有金属头盔的,章邯的刑徒军也是一样,可王离的这支军队每人都有一顶金属头盔,上面还用不同的皮毛加以区别:虎皮是中军,而上下两军则使用黑、白两种不同颜色的熊皮。
“这就是摧大梁、拔邯郸,北面追击燕王过辽河,南面把我祖父逼死在江边的那支秦军,”项羽紧盯着眼前的敌人:“这支军队里年过四十的都参与了灭六国之战,不到这个岁数的他们的父兄也都参与了灭六国之战,没有一个不该杀!嗯,他们还刚刚把头盔上的皮毛都收拾干净了,很好——”
之前楚军的探马向项羽报告,秦军已经疲惫至极,衣服和头盔都肮脏不堪。不过刚才秦军出营的时候,就在项羽眼前纷纷整理起了自己的头盔和战袍,现在一眼望去又是一支精神抖擞的强兵。
“不错,”项羽满意地点点头:“这样他们的首级摆在营门前时,一定会更加壮观。”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章邯逃走已经十五天了,在距离他丢弃的大营北方不远处,一支强大的军队刚刚结束今天的行程,在雪原上扎下营寨。
这支军队的士兵几乎人人都有金属头盔,每顶头盔的上面都有兽皮的装饰。
只是这些本来总是被打理得一尘不染的兽皮,现在上面都结满了冰霜,或是沾满了泥土,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柴火还够三天。”负责军需的郎中对王离报告道。
“嗯。”王离点点头,鼓励周围的幕僚道:“只要明天不下雪,我们的木柴就够用了。”
众人默默无声,没有人发出欢呼也没有人表示忧虑,这十天的行军几乎把每个官兵的锐气都磨光了,最不幸的是其中还遇到了两场雪,耽误了好几天。
在秦军的周围,是若隐若现的联军追兵。确定章邯逃走后,王离当机立断,马上收拢部队准备撤兵,不过联军的反应比秦军还要快。当秦军几天后开始从巨鹿退兵的时候,消失许久的魏国和燕国兵马重新出现在秦军附近;当王离开始撤退行动后,赵军也从巨鹿城中开出,三国联军从三个方向上若即若离地跟着秦军,每天都攻击秦军采樵的士兵,或是突袭那些落单的士兵,他们的骚扰导致秦军的行军速度变得非常缓慢。
一开始秦军还愤怒地予以回击,但联军总是迅速地撤出战斗,而秦军又不可能长距离地追击他们。当发现为了驱赶这些追兵已经耽误了太多时间后,王离就下令不要再管他们了,只是每次派出更多的甲士护卫自己的采樵队,至于那些落单的掉队士兵,只能自求多福。
在刚离开巨鹿的时候,秦军还可以使用甬道上的据点,这些据点里还有秦兵在守卫。但随着离开巨鹿越来越远,他们见到的就只有被废弃掉的据点了:楚军没有任何理由保留这些原本是用来保护甬道的堡垒,占领他们的楚军将这些避寒点彻底焚毁后就又撤退了。
因此最后的这一段路花费了更长的时间、行进的也是极为艰苦,每天都有士兵因伤病掉队,而主力根本不可能留下来等待他们。
三天前,秦军中所有来自关中或是赵地的壮丁都因为没有分配给他们食物和御寒物而死光或是逃光了,从那时开始所有的体力工作都需要由战斗部队来完成。联军的骚扰更是日甚一日,或许是看清楚粮援断绝的秦军根本不敢耽误时间交战,联军经常拉出上千士兵排成方阵威胁秦军,逼得秦军必须交替前进防备对方真的发起进攻,一天都走不了几里。
太阳落山了,带走了大地上最后仅存的一丝暖意,秦军纷纷席地而坐,小心地利用分配给他们的一点木柴稍微加热一下自己的食物,然后就着地上的雪吃掉,余下的一些则需要用来度过寒夜。
在秦军营地的外面,联军的骑兵开始在他们的营地外围来回驱驰,他们的矛尖和利剑上挑着秦军的人头。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军的骑兵胆子越来越大,现在几乎就快要冲进秦军的篝火里了。
但没有一个秦兵会抬头看这些联军一眼,他们都小心翼翼地护着自己的火苗,对十米外的喧嚣充耳不闻。刚开始撤退的时候,有士兵实在忍无可忍,不顾军官的严令发起对这些敌人的反击,结果他们错过篝火吃了冷食,或是在追击的时候受了轻伤,或是浪费了体力,结果就被无情地抛下,步了他们前夜想抢回的那些人头的后尘。
一个胆大的赵国骑兵,居然就在秦军营地外下了马,好整以暇地从马背上取下了弓箭,远远向篝火边吃饭的秦军抛射过来弓箭。
每次他射中一个秦兵,就会引起同伴们的欢呼声,而秦军这边依旧一声不响,被攻击的这堆篝火边的秦军把头压得更低,对倒在身边的同伴熟视无睹,只是盼望下一支箭不要找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