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元烁更头疼了,两手扶住自己的头,发出略痛苦的声音,“他临走时要我背《治国论》,我现在只能把这书名背下来。”
“《治国论》?喏,这本,拿回去背吧。”从面前的一堆书里翻出来《治国论》,然后递给他。
看见那本书,元烁转头趴在桌子上,痛苦呜咽,“杀了我吧,痛快点儿。”
缓缓摇头,这孩子没救了。
“没那么困难,理解了意义,记下了顺序,也就背下来了。”翻开,这本书很厚,但每一章都有固定的内容,很好记。
“你这话说的怎么和我大哥一样?我大哥就是这样,什么东西看一眼就能记住。但可惜的是,我从出生到现在才见过他不过五六次,不然我非得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看着秦栀,他满脸愁苦,很哀伤。
“看来世子爷很聪慧。”过目不忘么?拥有这个本领的是少数。
“当然了!就这个《治国论》,我大哥五六岁的时候就倒背如流。正是因为他聪明,所以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走了,年才能回来一次,回来了也住不过两三日就又离开了。”说起来,元烁反倒一副羡慕的模样。
“为什么?”这,秦栀就不懂了。
“大哥在天机甲,他师承天机甲的屠教头,那可是大师,已经隐退好多年了。我大哥是他的关门弟子,练得功夫也特别的霸道。据说,练这门功夫的人不能分心,斩断七情六欲,不然会走火入魔前功尽弃。严重的话,会死。”元烁眼睛都在放光,说起功夫来,他才像是走火入魔似得。
缓缓眨眼,在秦栀的判断来看,他说的这些有很大的夸张成分。但是,这个世界她又的确不是很了解,兴许真有那么奇怪的功夫呢?
“天机甲是什么?”听起来,好像很不一般。
“你不知道?咱们大魏有天机甲,吴国有玄衡阁,西棠有大月宫。自建国始,各国就建立了这些组织,专门培养细作。”压低了声音,元烁毫不保留的输出自己所知,让秦栀也长了见识,原来古代还有这种机构。
元烁成了秦栀住处的常客,他十分鸡贼,知道上午杨嬷嬷会过来,所以他都是选择在下午跑过来。
跑过来之后,他也没别的事儿,不是挑衅要和她打架,反而是追问她那防身术是谁教给她的。然后又说,她力气不足,招式练得熟也没用,还得加强力气才行。
秦栀真觉得自己高估他了,没完没了,像是得了什么强迫症似得。
看着手里的书,一边听着元烁的‘指导’,即便想集中注意力也做不到,他嗓门实在太大了。
面前桌子上的这些书都是元烁拿来的,他有很多的藏书,当然了,只是藏书而已,他根本不看。负责他学业的先生换了一批又一批,教不了几天,最后都会跑到王妃那里说自己业不精,教不了元烁,然后一去不回,连钱都不要了。
元烁的书都是好书,质量上乘,在秦栀看来,这种书不看的话,简直是暴殄天物。
但是很显然,元烁的心思根本不会用到这上面,他感兴趣的是功夫,说起功夫来,简直像吃了兴奋剂。
“既然你这么熟练,上次和我打架你怎么没用?反倒把我抓的脖子脸上都是伤。”一屁股坐到秦栀身边,一边用很严肃认真的眼神儿盯着她。疑惑她为什么不用功夫,又很气愤她把他抓的都是伤。
放下书,秦栀看向他,瘦削的小脸儿上没有任何的情绪,“二爷,麻烦你看看我的头再说我伤你的事儿成么?”和她的头比起来,他那些抓伤算什么?比不上猫挠的。
看向她的头,元烁倒是少有的显出几分尴尬来,盯着她头上那些冒出来一些的头发渣儿,咳了咳说道:“没事儿,很快就会变长的。不然的话,我去给你找点儿生发的药来?”
“谢了。依据二爷的文化程度,想必生发和脱发两个字可能都会搅混。我若是吃了你的药,没准儿会变成姑子。”秦栀语气平缓,说的话却很有杀伤力。
“你也太瞧不起我了,我怎么可能不识字。看,这就是《长阳大魏论》。”手指着桌子上一堆书上的第一本,元烁大声道。
“大佬,这是《长明大魏论》。”无语,这小子的功课实在太差了。
“是么?”说着,元烁把书拿过来,摆正在自己面前,眯着眼睛瞧了一会儿,然后点头,“还真是《长明大魏论》。这些老夫子取的名字也不知道是什么鬼意思,估计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就是凑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