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过来执起桌上的茶壶斟茶:“是是是,孩子太小,娇嫩着呢!可禁不起冷风,亲家母是个心思细腻的人。”
少坐片刻,梁氏便和暮烟起身去了里屋,钟母陪着。
靠坐在床上的暮玲道:“娘,烟儿,你们来了!”
梁氏道:“来了,若不是家里走不开,早就来了,你身子可还好?”
“还好,就是奶水不足,孩子吃不太饱。”
“多喝些汤汤水水的,鱼汤最下奶,你们这里守着河,还愁没有鱼。”
此时钟诚从外面进来:“有鱼,我在河面上打了个洞,下了渔网,日日都能捞到鱼,都是鲜活的,让大嫂给玲子熬汤喝。”
暮烟说:“这些土办法未必有用,还是请先生看看,用两服下奶的药才好。”
钟诚连声答应:“是是是,我一会儿就去请大夫。”
孩子被吵醒了,撇着小嘴要哭,梁氏弯腰将孩子抱起来哄着,暮烟说:“姐夫,你去把车上的东西拿下来,其中有些滋补品,我也不太清楚怎么用,还是要请教了先生过后再用,以免用错。”
钟诚出去拿东西,将鸡和鸡蛋放去了厨房,将暮烟拿来的布料和补品拿进了北屋来。林氏凑过来问:“诚子,你丈母娘拿来的什么贵重东西?还包得如此精致,打开叫我们瞧瞧。”
屋里的几个妇人也纷纷吵着要打开看,钟诚只得将装补品的礼盒摆在桌上打开。里面一共六个格子,装着不同的东西。众人围着看了半天,没有一个人认识这些东西。
林氏阴阳怪气道:“来看月子,就拿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这不当吃不当喝的!”
暮烟在屋里听得来气,出来说:“这些都是上好的补品,是乡间之人多没有用过的,诸位不认识也不奇怪,只是不要用手摸来摸去的,这可是要给我姐姐补身子用的。”
此时大门口进来一个人,手里还提着个篮子,进门就问:“请问这是暮玲家吗?”
暮烟惊喜道:“兰姐姐,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