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工人可是件麻烦事,就算是人数招到了,都是生手,也未必马上能有产量。
等周良生来了工坊,暮烟让他帮忙写招募的告示,她的字,自己都觉得丑,不敢贴出去。
周良生从公文包里拿出笔和装墨的小瓶子,开始写告示。他的字工整漂亮,与字帖上无异,一会儿就写好了十几份。最后落款按照暮烟说的,都落上:浅水镇艳阳天雨衣工坊。
告示贴出去等人来,太慢了,暮烟凝眉片刻说:“良生,不如咱们去求求里正,让他出来说句话,说不定人要好招些。”
“好,那咱们就一路贴着招募告示去里正署。”
两人去里正署说明情况,柳逢春问:“你们要招募多少人?”
暮烟说:“我粗略算了一下,要想按期完工,至少需要一百五十到两百人。”
“只我这一个镇上,想招这么多愿意去做工的人不易,再说都快到麦收了,到时候家里有地的得先顾着收麦子。”
想让人家加班加点努力干活,最大的动力自然就是工钱。现在工坊里的工人都是按月拿钱,不计干活多少,就像大国营。
若是想提高他们干活的积极性,那就得改变管理方法,按劳分配,那就要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
周良生一直在一旁听他们说话,听着听着突然问:“姐姐,这活儿可以拿回家去做吗?”
暮烟一愣,为什么不可以呢!乡间的妇人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离不开家。若是能把活拿回家去做,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赚到钱,愿意做的人肯定多,只是这样不好管理。
柳逢春站起来说:“我这就让人去村里宣扬宣扬,能招募到多少人可不敢保证。”
一个里正,将村子里的人和事都管得明明白。若想将那些做活的人都管明白,也要选出得力的管事才行。
“柳里正,你同村里的人说,这活计可以拿回家去做,有女红基础,又愿意学的人都可以去工坊学,学会了就可以领活回家去做。”
暮烟和周良生回到工坊,将浅水镇来报名的人都交给池解应对,她决定这件事还是要从陈钟村开始,毕竟那里人头熟。
工坊里现在有好几个陈钟村的工人,小月,大刚,秀英……
想来想去,她最后决定把管理的任务落在小月身上。她活做的好,人也心细,她爹又是里正,在村子里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