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道:“里正又不是什么大官,也就管咱村这几十户人家。这孩子不张扬,是你平顺叔教得好。都是乡里乡亲的,祖祖辈辈一堆住着,谁不知道谁啊!有什么好牛气的。”
“我看这姑娘倒真是很端方,是个规矩人。”
“那可不,这孩子可是个好孩子,勤快又懂事,将来谁家若是娶了去,那可是福气。”说着,梁氏看了看暮丰。
次日一早,全家人吃了早饭都要去镇上。梁氏和暮丰要赶紧熟悉铺子的情况,暮玲暂时留在铺子里帮他们。
说好要带小月一起去的,可是她还没有来,暮烟便去他们家里找她。
暮烟才到吴平顺家,就看见小月在灶棚里做饭:“小月姐姐,你还没有吃饭呢?”
坐在灶前的小月抬起头来,暮烟这才看见,她的眼睛是红的。
“小月姐你怎么了?”
小月沙哑着嗓子说:“我爹不让我去,对不起暮烟,白麻烦你一趟。”
“为什么不让去?”
“他说姑娘家抛头露面是伤风败俗,将来不好寻婆家。”
“你才十二三,离嫁人还早呢?再说去工坊做工是凭自己的手艺和力气挣钱,怎么就是伤风败俗了?”
这时候吴平顺从屋里出来,他的脸色完全不似平日那般和蔼:“姑娘家最在意名声,名声坏了,早早晚晚都嫁不到好人家,那一辈子就全毁了。”
他这话暮烟听着就刺耳,仿佛是在说她:伤风败俗,坏了名声……
“平顺叔,姑娘嫁得好不好不光是看名声,还得看眼光,若是没眼光不会识人,那肯定是嫁不到好人家。整日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里来的见识和眼光?”
“我不能让人家说我家教不好。”
“我只看见您教给她逆来顺受,将来她嫁的相公若是心善还罢,若是遇上我爹那样的,您是让她一味地受着吗?”
“我的闺女怎么会嫁给那样的人。”
“平顺叔,我娘在闺中的名声也是很好呢!我们家家里家外都是她操持,还要孝敬我那奶奶,摊上我爹那样的男人,是她的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