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摊子的时候经过官驿门口,常见面的那个邮差正从里面出来:“小姑娘,你们是陈钟村的,认识暮泽年吗?”
“那是我爹!”暮烟答道。
邮差听了面色大喜:“太好了,那不用我再跑一趟了,你爹给你们捎钱了!”
说着,邮差将一封信和一个缝起来的小包裹递给她,让她在领取单据上按了手印。包裹上写着“暮泽年”,信封上写的是“暮丰吾儿亲启”,看那字迹,比暮丰强多了。
暮烟掂掂手里的包裹,估摸着有差不多一吊钱,或许不到。
对面的暮玲已经看见那邮差给她东西,等她一回到摊子便说:“别打开,若是打开了,咱就有嘴说不清了,回头那老太婆还以为她儿子给她捎的是银子呢!”
“那信呢?”
“信可以看,反正她又不认识字,也是让暮丰给她读。”
暮烟将信拆开,信纸上一排排小楷写得规规矩矩,不比田先生的字差,看来他们这个爹,还真是个读过书的人。
信上说:母亲在上,儿在外一切安好,勿念。中秋将近,儿不能归家尽孝,今捎去八百文钱,略表孝道。儿,暮泽年。
原来只有八百文钱,才是梁氏一个月的工钱。暮玲不让拆包裹,自然也没有想要那八百文钱。
这是她爹捎给给老太婆过中秋的钱!明日便是中秋了!
中秋佳节是亲人团聚,看望长辈的日子,暮烟一想,自从拜了师,她还没有去看过师父呢!实在是不应该。
“姐,中秋我该去看看师父,该买些什么?”
“茶叶!”
收了摊子,暮玲陪她去了北街的茶叶铺。一个小镇上的茶叶铺,就一点点的小门面。
暮烟过去问了,最好的茶叶也就一两银子一斤,说起来不贵,可是她们一天才赚二三百文钱!
“买二两吧!包好看些,再买块熏肉,凑两样,是个双。”暮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