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娘娘是何等之人,当然看出燃灯古佛这一手可不是故意大张旗鼓,也不是耀武扬威,而是给瑶池上下送上的一份大礼。
沐浴佛光者,好处不小。
燃灯古佛,不愧是能够给释迦牟尼佛佛印之人,在这方面的造诣,自己都赶不上。
“王母娘娘不要怪我越俎代庖就行。”
燃灯古佛合十在前,面带笑容。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倒是说的开心。
王母娘娘知道对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所以不疾不徐,稳坐钓鱼台。
好一会,燃灯古佛才步入正题,开口道,“王母娘娘,有一事相求。”
“燃灯古佛客气了。”
王母娘娘挑了挑细眉,纤纤玉手握着玉如意,云淡风轻,道,“有事请讲。”
“借娘娘的蟠桃园一用。”
燃灯古佛早有准备,立刻开口。
“蟠桃园,”
王母娘娘皱了皱眉头,开口道,“古佛,本宫最近准备召开蟠桃宴。”
“这个我知道。”
燃灯古佛面上带笑,从从容容说话,道,“我等不会让娘娘有所损失。”
说完后,燃灯古佛手一招,掌上凭空出现一玲珑小塔,立在场中。
王母娘娘目光一看,就看透塔中虚实,敛去笑容,正色道,“佛门对他很看重啊。”
燃灯古佛没有说话,天庭到底不是佛门的地盘,要给猴头好处,佛门付出不会少,但只要成功,就是好的。
在燃灯古佛和王母娘娘在瑶池说话的时候,李元丰离开自己的府邸,大步向前
正是正午,日照瑶池。
紫烟自丹井中冒出,袅袅的,氤氲而行,行走廊,绕宝阁,拍打小窗,凝成玉萧之音,鸾凤之唱,在湖石宝树下徘徊。
熏熏如醉的风吹起丹霞,依稀见得,紫芝花开,丹炉冒出祥云。成群的玲珑玉象,只有拳头大小,在林前,在树下,在石前,跑来跑去,发出稚嫩的呦呦叫声,一不小心,还会摔倒,咕噜一声,滚成小皮球。
须臾后,云光一开,彩舟冉冉驶过来,陶小玉坐在船头,赤着玉足,摆来摆去,看向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吸了口气,道,“瑶池好啊。”
“那当然。”
明巧甩了甩垂到腰间的棕色长发,笑靥如花,一脸自豪地道,“我们瑶池可是万千女仙精心布置,一石一草,一松一竹,一楼一阁,一池一井,都费尽心思,可不是其他地方像那些粗鲁男人样随意摆弄。”
“这个是。”
同样身为女仙,陶小玉是很赞同这一点的,别的不讲,就自己居住的勾陈宫在精致方面就比瑶池天地差远了。
在此时,只听若金玉交鸣,锵然共振,然后有莲花盛开,呈现五彩,在上面,立有一女仙,身材高挑,长眉如剑,一身宫裙,色彩偏向黑色,给人一种成熟的色彩。
女仙五官立体,气质萧冷,让人一看,就觉得想退避三舍。
“女史大人。”
明巧见到来人,连忙一拉陶小玉,自舟头起身,端端正正行礼。
女史看向两女,面无表情,只是道,“等会有贵客到,不要乱跑。”
明巧答应一声,乖巧的样子,完全没有和陶小玉一起捉弄天蓬元帅的狡黠和古灵精怪。
待女史走了,明巧才直起身子,她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小声道,“吓死我了。”
“瑶池的女官啊,”
陶小玉则看向刚才气质萧冷的成熟女子离开的方向,目中有少许羡慕,道,“气质真好啊,”
“人家女史是跟在王母娘娘跟前的,可不是你这样不谙世事的小豆芽能够比拟的。”
明巧不忘习惯性嘲讽自己闺蜜一句,然后手托香腮,道,“能够让女史出来,看来这次来瑶池的贵客非同一般啊。”
话音刚落,就见瑶池上空,响起梵音佛唱之声,再继而,浩瀚如渊海一样的佛光弥漫,凝结成华盖庆云,高高举起,冉冉过来。
众人见到景象,所有的色彩声音全部掩去,只剩下一团光明,如同灯焰一般,永远燃烧,不会停歇,并将光明,温暖,传承,一代接着一代传下去。
看到灯火,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看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