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修我甲兵 (十五)

关河未冷 酒徒 2892 字 9个月前

”那又怎么样,还是没把平津抢回来!最后还是要不战而逃!“王希声一把推开他的手,喘息着咆哮,”啥时候打仗的目标不是击败敌人,收复国土,变成比谁牺牲更多了?今天他们放弃了平津,退保邯郸。明天呢,他们会不会放弃邯郸。然后呢,还退保哪?徐州、蚌埠、还是南京?然后就像当年南宋那样,一路去退保崖山?!“

”你……“李若水张了张嘴,却半个字反驳的话,都无法说出。。

此时此刻,他心中,又何尝不是屈辱和愤怒交加?可军令如山,中央政府要以空间换时间,底层官兵再愤怒,再感觉屈辱,又有何用?

二十六路军如果死战不撤,接下来,肯定会陷入日寇的重重包围。而中央那边,上海才是重中之重,根本无暇兼顾。甚至,极有可能来一个壮士断腕,任由二十六路军被日寇全歼,来吸引日方的注意力,为上海方面争取喘息之机。

“王希声,你想抗令吗!”一声严厉的呵斥,忽然从门外响起,将王希声的咆哮,瞬间掐断。

李若水心头一凛,连忙扭头,恰看到了参谋长鲁崇义愤怒的面孔。还没等他来得及出言解释,王希声已经快步迎上前去,梗着脖子,向对方敬礼,“报告长官,属下不敢!属下只是想战死沙场,以尽中国军人之责!”

”希声!“李若水急得额头上冷汗都下来了,快步上前,跟王希声站在了一起,”报告长官,王参谋先前曾经多次请求重返一线战场,但是都被驳了回来。这次,他只是一时冲动,所以才喊了几句气话!“

军队之中,等级分明。鲁参谋长比他们两个见习参谋,不知道高了多少级,并且素来以古板苛刻而闻名。若是今天得罪了他,非但现在没有好果子吃,将来,恐怕也是后患无穷。

况且王希声因为性格过于激烈,在参谋部,早就有了王大炮的绰号。很多老参谋们,都对他十分不满。作为参谋长,鲁崇义不可能没接到过关于他的小报告。今天又亲手将他抓了个正着,如果他再坚持不肯认错,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只可惜,他这番努力,注定属于徒劳。

认错,对于二十出头的男人来说,是最不可能的事情。尽管李若水已经悄悄地踩住了他的脚面,尽管鲁参谋长得目光锐利如刀,王希声却又倔强地举手行了个礼,继续大声说道:”报告长官,我说的不是气话。长官们如何决策,属下不敢置喙。但退了今天这次,就会有下一次。属下不说宋朝如何一步步退到了崖山,属下只说二十九路军,如果不是当初宋长官下令主动放弃了北平,二十九路军,那支曾经在长城上死战不退的二十九路军,也不会变成这般模样!“

第十章修我甲兵(十五)

“放弃平津?”王希声眼前一黑,倒退两步,全靠右手扶住桌角,才没有跌倒。“谁下的令,为什么要放弃!二十六路死了那么多弟兄?还有二十九路军那边,冯洪国前几天才写信过来,说他父亲冯玉祥将军已经抵达前线,准备重整旗鼓……”

“二十九路军不肯听从冯玉祥将军指挥,导致沧州失守。冯将军引咎辞职,二十九路军放弃阵地,已经全线撤往大名!咱们这边的撤退命令是中央下的,这是半小时之前发过来的电报。长官们正在隔壁开会研究如何才能避免小鬼子的围追堵截,你不要叫得这么大声!“李若水的话宛若刀子般,一刀刀戳进他的心窝。

”怎么,怎么可能?二十九军,二十九军……“王希声用力摇头,不知不觉间,眼泪就淌了满脸。

饶是已经听说过一些关于二十九路军的内幕消息,他仍无法接受李若水所说的事实。模糊的泪眼中,当初在二十九军受训和作战的画面,像走马灯般旋转不停。

自己在学兵营苦练破锋八刀;在南苑与袍泽们浴血奋战;佟麟阁总指挥亲临前线鼓舞士气,赵登禹副军长带队冲杀,为了保存火种,弟兄们排成一队,走进不知道深浅的无名水渠……

“老子是周建良,带把的,跟我一起上!”周团长拎起大刀,义无反顾冲向敌军,将小鬼子像秋风扫落叶般砍得掉头逃命。

“学生娃,老子没死呢,哪轮得到你!”王大却抱着一捆手榴弹纵身跳出战壕,大步冲向日寇的坦克,宛若去赴一场无双国宴。

还有赵晓楠、李璐、林大恩、贾帮昌,从南苑到大红门,从大红门到固安,那么多学生兵,“唱着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在枪林弹雨中蹒跚而行,为的就是重新见证二十九路军的荣耀,为的就是不愧对当年倒在长城上的那些英魂!

而现在,却忽然有人告诉他,那支曾经在长城上血壮山河,那支在卢沟桥死战不退的英雄部队,放弃阵地跑了!跑路的原因还是因为长官们争权夺利,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注1:二十九路军的溃败,宋哲元与冯玉祥争权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整体士气低落也是重要因素)

“不能全怪二十九军,中央那边,眼下也把重点放在了上海。无力再给平津这边提供太多支援。以空间换时间的论调,已经成为主流。”知道好朋友心里头难受,李若水上前扶住他,低声解释。

“换,换来了什么?他们哪里是换,分明是要放弃整个北方!”王希声的眼睛,瞬间变得通红,手扶桌案,咬牙切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