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乒乒!”“乒乒乒!”“乒乒乒!”
子弹打得山丘上黄尘滚滚,却没有一颗落在李若水、冯大器和张洪生等人面前。而后者,则根据事先的约定,从容瞄准追兵队伍中威胁性最大的目标,将他们依次变成尸体。
“废物,一群废物!”几个日本教官气急败坏,一边大声叫骂着,一边扑向跌落于血泊中的机枪。勇气不足之时,就用火力优势弥补。这是他们以往战争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也是他们对付大多数中国抵抗者时的绝妙杀招。然而,今天,他们却注定无法故技重施。李若水和冯大器在解决完了追兵中机枪手和掷弹筒手后,就已经盯上了他们,先后瞄准他们的身体扣动了扳机。
“啾——”“啾——”
一名日本教官应声倒地,另外一名却只是肩膀上被擦破了皮,俯身抱起了机枪,迅速打开保险,调转枪口。还没等他看清楚报复对象的位置,“乒乒乒……”,数颗子弹同时找上了他,将他打得浑身上下红烟乱冒,一串梭子机枪子弹全都扫上了半空。
“哒哒哒哒哒……”机枪声只响了几秒钟,就嘎然而止。李若水感激地看了一眼帮自己补枪的王希声、袁无隅、崔怀胜和金胜强,迅速调整方向,对准了下一个目标。这次,他不再准许自己失误,深吸一口气,稳稳地扣动了扳机。
“啾——”“啾——”最后一名鬼子教官被冯大器和李若水二人射出的子弹同时集中,闷哼着倒下。追兵的士气彻底降成了负数,纷纷从地上跳起来,掉头就逃。
“杀出去,别给他们翻身的机会!”张洪生端起刺刀,率先扑下山丘,宛若一头捕猎的猛虎。
“杀!”王希声平端步枪,紧随其后,再往后,则是金胜强,崔怀胜,李若水,冯大器和一众前通州保安队员!
这一刻,他们之间再没有丝毫的隔阂。
国家危亡关头,能抵抗者,皆是英雄,不分先后。
第六章与子同泽(九)
李若水和冯大器两人不知该如何以对,相顾默然。
从旁观者角度上看,那些死于日本人炸弹之下的保安队员,肯定是自作自受。然而,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平人,作为1919到1937这段历史的亲身见证者,他们却一点都笑不出来。
中国这个概念,古代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中国人这个概念,与其说是国人自己的意识,不如说是外者来的强加。辛亥革命之前,大部分国人心里,只有朝代、朝廷和皇帝,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家和国民认知。辛亥革命之后,则连一个统一的朝廷都不存在了,只有各地军阀没完没了的战争。
如此直到1919,列强无视北洋政府为盟友的资历,将青岛由战败国手里,直接转交给了日本。城市中的读书人们才忽然意识到,原来在西方列强的眼里,此时的中国,与当年的大清,其实没任何不同。北平城内与其他各国人接触最多,读现代化书籍最多的知识阶层和学生们,心底的现代民族意识才彻底觉醒。
在那些强国眼里,无论你叫大清朝,还是叫民国,无论你有没有皇帝,其实都一摸一样。只要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只要你生着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只要你操的是汉语,哪怕方言南腔北调,你都是中国人,都是生长于东方的另类。都活该被奴役,被伤害,被屠戮。都不会是当今所有文明条约的覆盖对象。
而在日本人眼里,恐怕更是如此。甭说是二鬼子保安队,就是那些有名有姓的大汉奸,如伪满州国的那些沐猴而冠的君臣,恐怕也一样永远不会被他们视作同类。更不可能,给这些“猴子”任何想要的公平。
李若水和冯大器不止一次听人说过,在东北三省,由于报纸和广播里,天天宣传五族协和,结果有一部分二鬼子就真的以为已经变成了日本人。然而当他们过年时拿着血汗钱想买几斤大米吃的时候,才发现,吃大米,是日本武装开拓团的专利!而他们,即便给日本人干了再多的事情,对日本人再忠诚,也没有任何资格!(注1:此为史实,在日本侵华期间,东北百姓吃大米会被捕。注2:五族协和,日本在东北的宣传口号。)
“不提这些了,都过去了。总之,一句话,小鬼子那几颗炸弹,虽然炸死了十几个兄弟,也让圣墟的人,都彻底醒了!!”见李若水和冯大器两个半晌都没有回应,张洪生笑了笑,继续大声补充,“倭寇就是倭寇,你再上赶着舔他的勾子,他们也不会拿你当自己人。想活得像个人样,只能先把他们干翻了再说!”
“的确是这样,小日本儿是狼性子,只尊重强者!”
“其他列强也是这样,当年跟德国人打生打死,过后还不是一家亲?!”
李若水和冯大器两个,这回终于能接上了话儿,点点头,干笑着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