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者 王兴于师 (九)

关河未冷 酒徒 3764 字 8个月前

第三者王兴于师(九)

“小鬼子,去死吧!”冯大器侧转盒子炮,快速扣动扳机。

这是土匪当中经验丰富的“老炮手”才能掌握的绝招,充分利用了毛瑟式手枪射击时枪口向上跳跃的缺点,将其化作推着枪身平移的动力。复仇的子弹,在不到十五米的距离上,相继击中了三名鬼子兵,将其放倒在地,蚰蜒般翻滚,挣扎,最后绝望死去。

李若水紧跟在冯大器身后,也不停地开枪射击。他手里拿的是一只募集而来的马牌儿(lt),威力远不如盒子炮,但灵活性却有胜之。特别是在近距离作战时,几乎稍微偏转手腕,就可以改变攻击目标。一名持刺刀冲上来的日本兵被他一枪开瓢,四脚朝天栽倒。另外一名见势不妙转身欲逃,被他瞄准后脊梁骨开了一枪,惨叫着跌进了积满了雨水的炮弹坑,瞬间没顶。

袁无隅、赵小楠也跟了上来,一个拎着勃朗宁,另外一个左右手各攥着一颗晋造手雷。看到小鬼子近在咫尺,前者立刻半跪在地上,学着无声电影里的英雄模样,双手托枪迅速开火。后者则直接将手榴弹朝日军头顶砸了过去。

“啾、啾、啾——”子弹呼啸,却没有一粒击中目标,电影里的英雄动作好看,却不好用。两颗手榴弹将正在掉头后退的鬼子兵吓了半死,却没有一颗当场爆炸。晋造手榴弹需要拧开保险盖,拉动引火弦,然后才能丢出去制造杀伤。新兵在慌乱中,很容易遗忘第二步。而赵小楠,却是自愿入伍受训的高中生,资历比新兵还新。

好在此刻小鬼子被周建良和其他二十九军将士打得猝不及防,仓皇后退。所以手榴弹虽然没爆炸,却也没让小鬼子得到喘息之机。在大伙的联手打击下,第一波冲上来试图进行白刃战的鬼子,彻底丧失里斗志,亡命奔逃。第二波冲上来鬼子,则与自家溃兵撞了个正着,队伍没等调整到位就乱成了一团。

“咬上去,别给重机枪开火机会!”周建良一边快速更换捷克式的弹夹,一边扭头大喊。靠着日军的狂妄,大伙儿一击得手,暂时获得了局部优势。然而,这个优势却非常单薄。只要敌我双方之间的距离稍稍拉开,日军布置在远处的轻机枪、重机枪、掷弹筒就可以发挥作用,甚至九二步兵炮的炮弹,也紧跟着会劈头盖脸地砸将过来。所以,大伙只能主动前冲,咬住后退中的鬼子步兵,让机枪、掷弹筒和火炮有所顾忌。

这是个相当疯狂的战术,即便侥幸能够成功,大伙也没机会再活着撤回阵地。然而,跟在周建良身边的勇士们,却没有一个停下脚步。在选择前来增援之前,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死人。现在考虑的不是如何生还,而是能否多拼掉几个鬼子。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捷克式轻机枪,又敲响了激越的节奏。周建良加快脚步前冲,身边紧紧跟着他的临时副射手王希声。后者长得不算高,但是非常结实,扛着一箱子从泥坑刨出来的机枪子弹,却健步如飞。

其他赶来赴死的中国军人,紧贴着周建良和王希声二人,向左右拓展,跑成一前一后两个横排。一共有五十四人,其中以中低级文职居多。剩下的则是勤务兵、伙夫和学兵。真正像周建良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兵,还不到五分之一。但是,他们的身体,却组成了两堵高速移动的城墙。

挡在“城墙”前的鬼子,无论仓惶后退者,还是奋勇前进者,都迅速被打倒。近距离作战,手枪的灵活性,远好于刺刀。而日军为了避免三八枪子弹穿透力大,误伤到自己人,在白刃战之前,又习惯将子弹退膛。导致在局部战场上,其人数优势和训练优势,根本没有发挥空间,竟被压得不断后退。

“让开,让开,不要挡路,不要给中国人当盾牌!”一木大队的一中队长池田次郎,被第自家麾下的溃兵冲得立不住脚,气得举起指挥刀,四下乱砍。没头苍蝇跑过来的两名溃兵,被他先后砍倒,惨叫着在地上翻滚。其余退下来的溃兵被吓了一大跳,侧转身,绕路逃命。

”蠢货,废物!”他拎着指挥刀,继续四下乱砍,恨不得将眼前这群丢脸的家伙,全都剁成碎片。就在此时,二中队长山本雄一却迎面冲了上来,高举着指挥刀,大声疾呼,“二中队,迂回,迂回包抄。把正面让给中国人,从侧翼冲上去消灭他们!”

“稳住,稳住,咱们人多,咱们人多!”又挥刀砍死一名溃兵,池田次郎亲自挺身逆流而上,“我先死,你们跟着。天皇在看着咱们!”

“不要继续后退,退下去,督战队不会放过你们!”一中队的几个低级军官见中队长准备拼命,也咆哮着快步跟上。除了武士道之外,日军赖以维持战斗力的,还有严苛的军法。如果中队长池田次郎战死,而他们在败退中苟活,等待着他们的,绝不会是什么好下场。

“天皇陛下在看着咱们!”池田次郎用指挥刀堵住一伙溃兵,逼迫他们掉头迎战。

“迂回,迂回,让开正面。不要让一中队白白牺牲!”二中队长山本雄一,绕过他,继续大喊大叫。

两个骄傲的日军少佐,谁都没想过先退下去,拉开距离,然后再充分发挥日军重武器多,且有前线火炮配合的优势。那样,即便最后取得胜利,他们两个也得不到任何奖赏。

前后个中队的大日本帝国精锐,被五十几名中国残兵打得倒退出两百米之外,这种耻辱,谁能忍受得了?大队长一木清直会满意么?联队长池田口廉也会满意么?更何况,就在身后不到二百米位置,还站着资深记者冈部孙四郎,此人所撰写的报道,据说都是当天用电报发回东京,第二天很快就能送到天皇陛下面前!而此人所拍摄的照片,最迟不过一个月,也会登在好几家报纸的头版!

为了满足心中升职的渴望、为了梦想中的帝国、为了近乎变态的荣誉感,或者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池田次郎和山本雄一,不约而同地选择的死战。其各自麾下的士兵,一部分被指挥刀逼着,停下来阻挡中国军人的脚步。另外一部分,快速向左右两侧分散,饶向中国军人身后。

“咬住他们,继续向前压,一步都不要停!停下来必死无疑!”昨晚刚刚被临时委任的学兵团长周建良,一边端着已经打红了枪管的捷克式,继续朝着面前的鬼子兵点射,一边扯开嗓子大吼。对于日军正在进行的战术调整,视而不见。

即便能猜出日军想干什么,他也只能继续追着溃兵的脚步向前猛冲。身边的弟兄太少,他根本无法分兵拒敌。而在冲锋的途中忽然后退,即便百战精锐也会乱做一团,更何况此刻他所统率的,是临时组织起来的一群志愿者。整个队伍中,只有他一个军官能被大伙认可。营长、连长、排长、班长,都不存在。只要队伍一乱,攻势停滞,恐怕所有人立刻面临灭顶之灾。

不能停,那就继续向前推进,直到战死。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特别是在国土沦丧近三分之一,家乡父老尽为敌人奴隶之时,苟延残喘地活着,对出生于东北的周建良来说,原本就是一种屈辱。

池田次郎刚刚纠集起来的残兵,就像烈日下的残雪般,迅速崩塌。其本人胳膊上也挨了一颗枪子儿,惨叫着转身逃走。几个低级军官要么死于机枪之下,要么被周建良身边的袍泽用手枪打死。侥幸活着的士兵们,则丢下手中三八枪,再度仓皇逃命。

双腿迈过一具尸体,周建良继续扣动扳机。火舌在近距离追上一名鬼子兵,将此人打了个对穿。一名已经倒在地上的鬼子兵,忽然伸手抱住了他的大腿,周建良被绊了个趔趄,差点儿一头栽倒。跟在他身边的王希声毫不犹豫地将弹药箱砸了下去,将鬼子兵的脑袋砸进了腔子里。下一个瞬间,周建良和王希声二人双双半跪于地,一个端着捷克式继续开火,另外一个迅速替换弹夹,随即朝空弹夹里装填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