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王兴于师 (六)

关河未冷 酒徒 2866 字 8个月前

一个日军步兵大队,配有十二挺重机枪。在重火力配置方面,对中国军队占有极大优势。他相信,只要自己这边重机枪声再度响起,就能迅速将中国军队的反击镇压下去。然后就能重新组织下一轮强攻。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沉重的机枪咆哮声响起,伴着机油受热分解产生的浓烟。对面的中国军队阵地上,枪声迅速沉寂。但是,爆炸声却仍在日军脚下继续,将仓皇后退的日本士兵们,一组接一组炸上天空,筋断骨折。

“停止炮击,炸到自己人了,炸到自己人了!”炮兵协调员小林敬二抓起前线电话,冲着麦克风大声提醒,“不要再炸了,打得太近了,太近了,炸死得全都是自己人!”

“巴嘎!”陆军中佐一木清直气急败坏地窜过去,抬手给了小林敬二一个大嘴巴。“你的经验和知识都哪里去了?不是炮击,这不是炮击。这是中国人埋下的地雷!地雷!中国人在阵地前两百米到一百五十米位置,偷偷埋下了许多地雷!”

“地雷!”顶头上司的淫威,让小林敬二迅速恢复了冷静。红着脸向新一轮爆炸声响起处看了一眼,他站直身体,大声重复,“是地雷,是地雷。长官您说得对,狡猾的中国人偷偷埋了地雷,咱们安插在南苑的眼线,居然没有主动汇报!”

“去招呼一线炮兵,用炮弹炸出几条通道来!”陆军中佐一木清直没功夫听他啰嗦,沉着脸大声吩咐。

初次进攻刚刚开始,就以无比耻辱的方式宣告结束。令立功心切的他,感觉到了相当大的压力。他必须赶在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发怒之前,做出及时弥补。他必须在第二轮进攻中,获取最后的胜利。

作为华北事变的前线挑起者,虽然最初的谋划与他无关,他却必须承担起全部压力。

躲在幕后的上司们,把荣耀全给了他,同时也把责任全都压在了他肩上。

这一仗,一木清直知道自己输不起!

注1:本段中的日本军官,用的都是其原名。官职和罪行,也与历史上一一对应。

第三章王兴于师(六)

雨忽然停了!

东方的天空渐渐开始发亮。

炮击声,也嘎然而止。

“为了大日本帝国!”日本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牟田口廉也手中的指挥刀猛地向下劈落,声音里带着日本军人特有的疯狂,“进攻!”

“为了大日本帝国!”第三大队大队长,卢沟桥事变的实际挑起者,陆军中佐一木清直从战壕里跳起来,拖着满身的泥浆,大声高喊着口号。(注1)

十二挺偷偷摆放在距离目标区域七百米处的九二式重机枪,迅速喷吐出一道道火舌,来回搜索中国军队阵地上任何可能存在的危险目标。四门九二式步兵炮,也在稍远的位置,撕下了伪装,迅速调整射角。尽管心中确信,对面的中国军队早已经崩溃,陆军中佐一木清直,仍旧选择了最为谨慎的战术,先进行一轮近距离火力覆盖,然后发起最后的冲锋。

对面的中国阵地上,被重机枪子弹打得泥浆飞溅。但是,却没有进行任何还击,也没有任何人跳起来逃跑。由刚刚摸了几次枪的新兵,昨晚才领到枪的学生们组成的中方守军,在日本重炮的狂轰滥炸下,应该已经崩溃了。除了战死者和少数因为重伤而无法撤离者之外,其他人应该都早已经逃之夭夭。

“一中队,二中队,同时向前推进!”眼看着九二重机枪的枪管开始发红,陆军中佐一木清直终于收起了心中的谨慎,再度高高地举起了手中军刀。

两个中队的鬼子兵,相继从泥浆中爬起,平端三八式步枪,快速向前跑动。在行进的同时,娴熟地展开队形,四人一组,三组一群,步枪和轻机枪交替分布,或突前或拖后,犬牙交错,波浪前推。

这是一种经历过多次实战检验的成熟阵形,即可以有效避免重武器的大面积杀伤,又可以在小范围内集中火力,对敌军进行精确打击。只可惜,今天他们的战术,全都没派上用场。从六百米一直推进到了两百米,中国阵地上仍旧没发出任何动静。甚至连先前那种冷枪都没人打!

静,死亡一般的宁静。尽管耳畔军靴落在泥水里的声音,大得像瀑布。一中队长池田次郎少佐依旧觉得四周静得可怕。他需要对手发出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哭喊求饶也好,至少能证明,目标曾经存在过,他是在跟活人作战。而不是像现在,残破不堪的中国阵地上,仿佛潜伏着无数幽灵。

仿佛听到了他的心声,忽然,对面的阵地上响起一阵连绵的闷响。“乒、乒、乒、乒、乒……”淡蓝色的青烟在晨曦中迅速飘起,由左到右,一股接着一股,萦绕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