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与子同袍 (五)

关河未冷 酒徒 3257 字 8个月前

“很不错的年青人,后生可畏啊!”香月清司看着武田正一的背影,轻轻点头。

“就是性子莽撞了些,且有些自以为是!”松井太久郎撇了撇嘴,语气中带上了几分不屑。

“不要让他出了问题,帝国需要这样的年青人!”香月清司立刻听出了松井太久郎心中对武田正一的嫉妒,带着几分警告地意味提醒。

日本特务机关内部竞争颇为激烈,每个月都有人在执行任务之时,非常意外的牺牲。以松井太久郎的老辣,想让武田正一这个年青冲动的下属悄无声息地消失,绝对有上百种“合理”方式。所以,为了日本帝国的长远着想,香月清司必须将这种苗头掐灭于萌芽状态中。

松井太久郎得罪不起香月清司,只好将心中的妒火暂且压下。很不自然地笑了笑,低声说道:“怎么会呢?司令官尽管放心。咱们特务机关,一直在北平城内公开活动。除了极少数愣头青之外,中国的警察和军方,轻易不敢招惹咱们!”

“哦,我忘记了,你们一直是公开活动的!”香月清司愣了愣,咧着嘴摇头。

从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已经整整六年了!日本特务机关在华北和中国其他大部分地区,居然还能挂着牌子,公开活动。这恐怕在全世界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奇观”。而日本军队在跟中国军队发生战斗时,之所以每次都能势如破竹,与各地特务机关的“努力”,绝对密不可分。

就像今天这一仗,没等开打,南苑守军的一举一动,就都送到了自己手边。现在,连南苑内部的兵力部署,都被潘毓桂用一个又一个电话送了出来,标在了军用地图上。如果这样还打不赢的话,大日本帝国在华北的所有将领干脆就集体去剖腹好了。否则,怎么对得起天皇陛下的殷切期待和全帝国百姓的倾力支持?

只是,必胜之战,也不能打得过于随意。这仗,不但要赢,而且要赢得干净利落。赢得辉煌灿烂。要将二十九军,乃至华北地区的所有中国军队,都打得胆气尽失。要让所有中国军人,今后提起跟日本帝国的战斗,都两条腿一起打哆嗦,进而望风遁逃。

“中国方面,骑九师建制不全,武器也以骑枪和马刀为主,不适合阵地战。其师长郑大章又贪财好色,肯定舍不得拼掉性命!”松井太久郎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第二十九期,还做过驻朝鲜军参谋,精通军事。见香月清司忽然对着地图陷入了沉默,很贴心地向前凑了凑,低声提议。“我军若是从郑部开始突破,势必一击而竟全功!”

从纯军事角度,这是个非常好的方案。武田正一刚刚送来的南苑兵力部署图上,也表明赵登禹将防御重点放在了军营南部。但是,听了松井太久郎的建议之后,香月清司却缓缓摇头。

“北部,佯攻!”用胖胖的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中国驻屯军司令,日本陆军中将香月清司的眼睛里,忽然放出了两道寒光,“西南,以部分兵力牵制。东南,明日四点,准时发起攻击。先消灭这群学生,断了二十九军的根!”

“喀嚓”一道闪电劈落,魔鬼的影子在墙壁上摇摇晃晃!

第二章与子同袍(五)

罂粟花缓缓下落,一把苗刀忽然凌空扫过,将血红色的花瓣贴着花萼斩下,化作数片折翼蝴蝶,缤纷满地。

华北驻屯军司令部,中将司令官香月清司收刀,仔细看了看刀刃处若有若无的残红,满意地点头,“嗯,不错。松井机关长费心了,百忙之余,还记得在下喜欢收藏名刀的爱好!”

“举手之劳,举手之劳而已!”北平日本特务机关的负责人松井太久郎满脸堆笑,大声回应,“中国人喜文厌武,明代留下的文物,只有字画、瓷器还有香炉受重视。而这种戚家军将领所用的苗刀,根本没人追捧。因此虽然保留下来的很少,却卖不上什么价钱。只要在琉璃厂一带遇上了,七八块银元,或者二两大烟土,就能换到。”

“嗯,的确如此,所以大明朝最后竟亡在了刚刚掌握了文字的女真人手里!”香月清司将苗刀插入鲨鱼皮刀鞘中,一边朝刀架上摆,一边笑着表示赞同,“松井君,你知道吗,不光是戚家军的军刀后来被丢在仓库中生锈,就连戚继光本人,在万历十三年也被一个名叫张希皋的文官弹劾,罢官夺俸,生生气死!”

“知道,这也是他们的传统。一心为国而战者皆不得善终,如秦桧之杀岳飞,袁崇焕杀毛文龙!”松井太久朗心思非常机敏,立刻顺着香月清司的调子接口。

“所以,想彻底解决二十九军,就离不开他们自己人的配合。这也是我一直提醒你,重视潘毓桂、殷汝耕等人的意义。哪怕多让他们趁机捞一些好处,总好过让咱们的将士去牺牲!况且中国这么大,大日本帝国想将其完全消化,也离不开这群带路者的配合!”

“卑职明白!”松井太久郎又鞠了一个躬,笑着补充,“此番能逼得宋哲元进退失据,就多亏了这些人的全力配合。恐怕宋哲元到现在都不知道,他的生死之交一直在为大日本帝国服务。他的每一个电话,电报和每一道军令,咱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副本!”

“嗯,良禽择木而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人的做事准则。他们心中,向来只有个人的前途,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当年清军南下,那些读书人中的精神领袖,如钱谦益,梁清标,就争先恐后恭迎王师!”

“现在轮到我们大日本帝国了!”

“从古代的传统看,潘毓桂等人的选择没有任何可以指摘!”

“他们完全可以各自服务于一个国家,相对着举刀。事后又将彼此当做生死好友!这种情况,恐怕全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看不到!”

“嗯,比如潘毓桂与宋将军。宋将军一直拿他当亲兄弟一般。”

“潘君和宋将军二人之间的友谊,真的令人感动。昨天潘君还求我,如果打败的二十九军,一定不要杀死宋哲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