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与子同袍 (二)

关河未冷 酒徒 4854 字 8个月前

“怎么没有我们军士训练团的事儿?”在一旁偷偷观摩学习的李若水,猛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皱着眉头看向南苑总指挥赵登禹和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满脸困惑。

“总指挥,请给我军士训练团安排任务!”不止是他一个人感觉到了被遗忘,军士训练团副团长兼一大队上校大队长冯洪国已经站了出来,大声请缨。

此人是冯玉祥将军的长子,毕业于苏联中山大学,并且曾经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专门进修了三年军事,因此,在其父亲的老部队里,说出来的话相当有份量。然而,赵登禹却笑着摇了摇头,低声回应,“洪国,你的求战心情我理解,但军士训练团的训练时间还不足半年,战斗力有限。还是留在指挥部附近,一并做预备队为好!否则,一旦折损过大,对咱们二十九军来说,得不偿失!”

“是啊,洪国,咱们二十九军不能不留下种子!”副军长佟麟阁也笑了笑,低声在旁边补充。

二十九军在民国二十二年的长城抗战中几乎被打残,却很快就又恢复的实力,所凭借的,就是自身独特的军官培养体系,军士训练团。其中每一名受训者,学历几乎都在高中甚至大学以上,家境优良,天资聪明,心内也怀着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报国热情。因此,在军长宋哲元、副军长张自忠、佟麟阁,以及所有其他核心将领心中,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一支部队可以牺牲,唯独军士训练团必须保全。

军士训练团,乃是是整个二十九军的未来。失去了他们,二十九军就彻底成了一个断子绝孙的鳏夫,哪怕再身强力壮,总会一天也会倒在在尘土里,香火断绝。而只要军士训练团中的年青人们没有死光,二十九军哪怕损失再惨重,也还有恢复元气,重新驰骋疆场的那一天。

这一番苦心,不可谓不赤诚。然而,冯洪国却无法领情。回头迅速看了一眼冯大器、袁无隅等三名学兵,举手又给赵登禹将军行了礼,大声质问道:“总指挥,军士训练团受训时间不足半年,的确战斗力堪忧。但学兵营呢,他们训练的时间更短,规模也远小于军士训练团。既然他们可以持枪杀敌,我军士训练团如何能缩在后头袖手旁观?!卑职冯洪国,无法理解总指挥的安排。请总指挥您郑重考虑,千万莫冷了我军士训练团一千二百学子的心!”

“请总指挥,佟军长,给我军士训练团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李若水听得心头热血澎湃,不顾职务低微,也大步冲到冯洪国身边,与他一块大声请缨。

“这群生瓜蛋子!”骑兵第九师师长郑大章撇撇嘴,心中冷笑。“根本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等会儿,有你们哭的时候!”

“蠢货,好好的军官种子不当,偏偏去跟大头兵抢功!”潘兴、李宝贵、周勋等被家人塞进军中镀金的二世祖们,也无法理解冯、李二人的选择,纷纷低下头撇嘴。

然而,他们在二十九军中,却永远是少数。大多数将领们,却纷纷头转向冯洪国,笑着点头。“虎父无犬子,洪国,你不愧是老帅的种。”

“这才是我真正的民国公子,张、卢、溥、袁之流,给洪国你提鞋都不配!”(注1)

“也罢!”见冯洪国坚持求战,赵登禹也不再继续拒绝。笑了笑,大声调整部署,“军士训练团,就与特务营、学兵营一道,组成学兵团。由周健良任团长,冯洪国任副团长。与第一百三十二师直属团一道,防御东南营区。无论如何,都不准小鬼子进入营门半步!”

“是!”冯洪国喜出望外,与特务营营长周健良二人,同时向赵登禹行礼。

赵登禹迅速抬手还了个军礼,然后立刻补充,“冯副团长,还有你身边这位李中队长,从现在起,你们两个调入军部,担任通讯营营长和见习连长。负责及时收集各单位情况,并且向各单位传达我的命令!”

“长官!”冯洪国哪里肯躲在指挥部中逃避战斗,立刻站直了身体大声抗议。还没等他说出自己的理由,耳畔忽然滚过一连串闷雷,“轰隆!轰隆,轰轰隆隆隆!”

刹那间,地动山摇。

注1:民国四公子,曾经有多种版本。流传最广的是张伯驹(直隶都督张镇芳之子,抗战期间组保全了多项文物),卢小嘉(浙江督军卢永祥之子,抗战期间行踪不祥。),袁寒云(名克文,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次子。混青帮。)溥侗(清朝皇族,加郡王衔恭勤贝勒载治之子。投汪)。国难当头之际,除了张伯驹之外,其他三公子与提枪上战场的冯洪国比起来,都差出了不止一条街。

第二章与子同袍(二)

“诸位,话题扯得太远了吧!日本人到底想干什么,咱们猜不到。但如果咱们再这样争执下去的话,距离不战而溃,恐怕就不远了!”就在李若水和冯大器等人失望得几乎要夺门而出的时候,先前一直保持沉默的二十九军副军长,前任南苑驻军总指挥佟麟阁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顿时令所有争论声都瞬间为之一静。

“古语云,以战促和,则战和常在我。若一味求和,则和战常在彼!”目光快速在所有人脸上扫了一圈儿,佟麟阁将军继续说道。“军部也早有决策,不主动求战,但是也不能畏战。否则,纵使我二十九军能够忍辱负重保全了建制完整,下场也必然像当年丢了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一样,成了一群行尸走肉。倘若真的如此,二十九军存在不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这……”先前一味坚持要讨好日军以换一夕安宁的骑九师师长郑大章嘴唇动了动,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来。潘兴等被长辈塞进军中捞资历的二世祖们,也纷纷红着脸垂下了头。

他们先前敢公然言和,一方面是因为畏惧日军的实力强悍,另外一方面,则是出于欺生。欺新到任的总指挥赵登禹资历浅,在南苑军营内也缺乏足够的嫡系支持。而面对当年冯玉祥麾下十三太保之一的副军长佟麟阁,他们的那点儿小心思就只能暂时收起来。免得对方动了肝火,让他们集体吃不了兜着走。

“可不是么,当年东北军怎么垮掉的,大伙又不是没亲眼所见?”

“十五万大军,两百多架飞机,上万挺机关枪,连同兵工厂,弹药库,全都给了日本人。东北军是,主力人马大多数都平安退到关内了。可他们变成了什么,一堆行尸走肉!”

“老子宁可战死,也不会学那帮没卵蛋的家伙!”

“呸!”

主和一派哑了火,主战一派,立刻气势大涨。撸胳膊挽袖子,大声咆哮。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虽然是冯玉祥将军的老部队,跟东北军却也渊源颇深。特别是在1930年中原大战失败后,冯玉祥将军下野,大伙群龙无首。多亏了张学良将军的仗义相护,才得以保全了建制,没有被南京政府彻底抹除番号。

然而,大伙对张学良将军感激虽然感激,对其所部东北军不战而放弃东三省的举动,却嗤之以鼻。特别是最近日本人故技重施,又想如当年逼迫东北军那样,逼迫二十九军放弃平津。军中几乎每个血性尚存的将领,都会以东北军为鉴。宁死都不愿再去蹈其失去老巢,最终土崩瓦解的覆辙。

“舜城,不用再管大伙都怎么想了。你是总指挥,该怎么做,按你自己的意思决定!包括我本人,接下来都唯你马首是瞻!”见主和派的气焰彻底被压了下去,佟麟阁将军将目光快速转向今天刚刚到任的南苑总指挥赵登禹,带着几分鼓励说道。

按道理,他这个卸了任的总指挥,刚才不该在新任总指挥赵登禹出言制止争论之前抢着开口。但军情紧急,他根本没功夫去顾忌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况且以他平素对赵登禹的了解,后者也不是个小肚鸡肠之辈。即便一时会觉得尴尬,过后也能明白他的一番良苦用心。

果然,赵登禹将军并未因为老上司的插手,感觉到丝毫不快,先是感激地冲着佟麟阁点了下头,然后清清嗓子,大声说道:“佟军长刚才的话,我感觉非常有道理。甭管日本人到底怎么打算,咱们先做好战前准备,总归是没有错的。即便过后发现对形势估测有误,也好过被小鬼子打个措手不及!”

“的确如此!”

“该怎么准备,您尽管下命令就是!”

“三十八师剩下的弟兄都不走了,任凭总指挥的调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