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顾大人特意休了半天假,在府中等候媒人上门。
两家交换庚帖,写下婚书,这门婚事就算定下了。
媒人还说道:“许家那边希望尽快办婚事,想将婚期定在七月,顾大人意下如何?”
顾大人蹙眉,“今年七月?会不会太着急?算算时间,只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做准备,这也太仓促了。”
媒人忙说道:“不仓促,不仓促。许家那边,一应物件早就预备好了。要是贵府大姑娘的嫁妆也预备好了,七月成亲,也不算仓促。”
顾大人轻咳一声,他不好意思说,顾珍的嫁妆连个影子都没有,全部都要临时准备。
心里头难免对谢氏生怨。
谢氏身为二房的当家主母,实在是太不称职。
顾珍一大把年纪,嫁妆都没个影子,说出去都丢人。
顾大人对媒人说道:“婚期一事,容本官考虑考虑。也请转告许家,最好不要这么仓促,推迟数月也不要紧嘛。”
媒人急忙解释道:“顾大人有所不知。许家三郎,过了今年,就要前往北边换防,此去少说两年。若不趁早成亲反倒是委屈了贵府大姑娘。”
顾大人愣住,“还有此事?”
媒人点头,“正是。”
顾大人也理解了许家,为何这么着急成亲的原因。
小夫妻成亲后,怀孕总需要一点时间。
七月成亲,年后出京,如此就有了半年时间。顺利的话,半年内应该能怀上孩子。
如此一来,许三郎尽管要离京两年,顾珍也不至于委屈,好歹有孩子在身边,也就有了底气。
如果推迟婚期,顾珍还没怀孕,许三郎就赶着出京,那顾珍在许家的处境就有些尴尬了。
顾大人点点头,“此事本官知道了,婚期就定在七月。”
媒人大喜过望,“多谢顾大人体谅。我这就去见许老爷,许太太,尽早定下过礼的日子。”
送走媒人,顾大人来到芙蓉院见谢氏。
这个时候,顾珍定下亲事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早就传遍了全府。
顾珍脸蛋红扑扑的,去见胡姨娘。
“姨娘,我好高兴。我的婚事终于有了着落。”
胡姨娘也跟着笑起来,轻抚顾珍的脸颊,“委屈你了。”
顾珍摇头,“女儿不委屈。许家虽说比不上海西伯府,可是女儿面对许三郎底气十足,并不怕他。”
胡姨娘笑道:“如此说来,这门婚事倒是比海西伯府要好。”
顾珍连连点头,“女儿很感激大伯母,我替大伯母做了一套鞋袜,等几天做好后,就给大伯母送去。”
“理应如此。”
顾珍咬着唇,似乎有难言之隐。
胡姨娘笑道:“在姨娘面前,有什么话不能说。”
顾珍有些紧张,“姨娘,我的嫁妆,太太会给我准备多少嫁妆。”
胡姨娘想了想,“我去见太太。你且放心,嫁妆肯定少不了。”
顾珍连连点头,“多谢姨娘。”
“谢什么,傻孩子。”
芙蓉院内,顾大人见到谢氏,就板着脸,一脸不爽。
“珍丫头的嫁妆赶紧预备着,婚期就定在七月。”
“七月?怎么这么着急?这点时间哪里来得及?老爷就没和媒人说说?”
顾大人不满地盯着谢氏,“你若是早早的替珍丫头预备好嫁妆,何至于来不及。”
谢氏委屈,“回到京城后,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又要替玥儿准备嫁妆,妾身哪里有空替珍丫头准备嫁妆。”
顾大人冷哼一声,很是不满,“你要是有心,别管多忙,珍丫头的嫁妆也该预备好。何至于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
谢氏张张嘴,“老爷是在怪罪妾身吗?”
顾大人板着脸说道:“本官是在提醒你,以后做事周全一点。”
谢氏恼怒,“分明是许家强人所难,为什么非得七月成亲?就不能年底成亲?”
顾大人说道:“因为过了年,许三郎就要前往北边换防。此去,少说两年。不早点成亲,难道要让珍丫头嫁过去守活寡吗?”
谢氏愣住,“换防?那岂不是很危险。这样的婚事,如何能答应。老爷,赶紧推了这门婚事吧。”
“胡说八道。”
顾大人很不高兴,“推了这门婚事,你是想让珍丫头做老姑娘吗?三丫头做的孽,你就真的忘了吗?本官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谢氏脸色一白,眼神心虚,“妾身糊涂了。老爷说的对,这门婚事不能退。两个月的时间是短了点,抓紧一点,也不是不能准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别的物件都可以买现成的,唯独家具麻烦些。不过妾身想到一个办法,将珍丫头房里的家具重新刷漆,全都给她陪嫁到许家。”
顾大人皱眉,心里头有一股邪火,逐渐变得旺盛。
“就打算这样糊弄?”
“这不是因为时间紧,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老爷放心,珍丫头房里的家具都是上好的木材打造,刷了漆,绝不会丢我们顾府的脸面。”
顾大人呵呵冷笑,“真是难得,你也知道脸面重要。”
谢氏愣住。老爷在生气,这是为何?
许家人到了。
顾珍紧张到手哆嗦。
要是这门婚事不成,她就真成了老姑娘。
顾玖捏捏顾珍的手,“大姐姐深呼吸,放轻松。想想嬷嬷是怎么教导的,不用担心。”
顾珍点点头。
回到京城,她跟着嬷嬷重新学了规矩,又跟着大伯母张氏学习管家理事,还跟着姨娘学习针线。
顾珍自己都感觉到,跟西北的时候比起来,自己进步太大了。
她除了身份是庶出,别的方面,自认为不比姐妹们差。
在二门,迎上许家人。
大太太张氏乐呵呵的,两姐妹见面,分外亲热。
寒暄过后,大家往花厅走去。
许太太往人群中一扫,目光准确捕捉到顾珍。
顾珍瞬间挺直了腰背,很是紧张。
到了花厅,分宾主坐下。
寒暄几句,大太太张氏就将府中的姑娘们叫到跟前,介绍给许太太认识。着重介绍了顾珍。
“珍丫头是家里的大姑娘,规矩,针线,都是一等一的好。从去年就开始跟着我学习管家,平日里还去侯府跟着女先生读书习字。”
“哦,还去侯府读书吗?”
许太太来了兴致。
顾珍微微躬身,说道:“回禀许姨妈,每日午后,我都会和姐妹们一起前往侯府,跟着罗先生读书习字。”
“学得如何?”
顾珍有些不好意思,“我基础差,学习笨,到现在才学完两本书。”
许太太一听,很是满意。她要找的儿媳妇,无需读书多厉害,只要能识字算账,懂得道理就好。
像顾珍这样的,没有一心一意钻到书本里,也没有犯读书人的毛病,反而更适合做儿媳妇。
许太太接触过几个文官家的姑娘,一心一意的读书,脑袋都读愚了。对这样的姑娘,她是敬谢不敏。
许太太拉着顾珍的手说,“会针线,会管家算账,又会读书,果然是个好姑娘。配我们家三郎,倒是委屈了。”
顾珍瞬间红了脸,紧接着心头又紧张起来。
她揣摩着许太太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满意她,还是不满意她。
许太太今儿带了见面礼过来,她朝丫鬟一瞥,丫鬟急忙送上见面礼,一对碧玉镯子。
许太太笑呵呵地说道:“这孩子我看着就喜欢,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可不能嫌弃。”
顾珍见到一对碧玉镯子,心扑通扑通乱跳。
“这么贵重的礼物,我怎么能要。”
“拿着。长者赐不可辞,懂吗?”许太太执意要送。
顾珍朝大太太张氏看去。
大太太张氏笑起来,“珍丫头,许姨妈是真心喜欢你,这份礼物你就收下吧。”
顾珍闻言,这才收下礼物,“多谢许姨妈。”
“别客气。”
接着又和谢氏寒暄,“二太太好福气,几个闺女,个个如花似玉。又懂事,又知礼,还会管家,又会读书识字。”
谢氏心头得意,“许太太谬赞了。我们这样的人家,姑娘家不管庶出嫡出,都是一样的教导。珍丫头的人品针线规矩都是极好的,书写也极为工整。”
许太太暗自点头,却并不急于做出决定。还要再看看。
长辈们在花厅闲聊,姑娘们就带着许家的姑娘到厢房喝茶吃点心。
许二姑娘今日也是带着任务来的,她得替母亲把关,留心观察顾珍私下里的品性做派。
顾玖领着大家,有心替顾珍营造一个很好的氛围,让顾珍能够尽可能的表现出她的长处。
却不料,顾玥始终板着脸,一副不高兴的模样。
顾玥并没有说话,可光是板着脸,就已经让许二姑娘心里头突突乱跳,难免紧张。
“顾三姐姐是不高兴吗?”
顾玥微微摇头,“你误会了。是我自己没做好,在生闷气,你无需理会我。”
这?
许二姑娘朝顾玖等人看去。
顾珍绞着手绢,愤恨地瞪了眼顾玥。
什么意思,又想破坏她的婚事吗?
顾玖偷偷拦着顾珍,不准顾珍在客人面前失礼。
顾玖站出来,“三妹妹,你若是不舒服,不如就回房歇息。”
顾玥猛地站起来,“好啊!我正好想回房歇息。你们聊,我先告辞。”
说完,顾玥就离开了厢房。
顾珍心里头暗自猜测,顾玥会不会故技重施,将手段用在许家三郎身上?
她不放心,就让丫鬟绿衣去找胡姨娘,让胡姨娘派人盯死了顾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