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还说,拉这些破烂回家有什么用?后来看到一些男男女女老的少的。都跟在雪橇后头往前赶方面往里赶。这才感到奇怪。这些都在干什么呢?真是奇怪了。
后来在路上他们听到了一些老百姓在议论。才知道他们是去笔架山定居了。离开了你齐国了。真的是大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呀?他们敢往荒山干什么呢?老百姓一般都是往有水,有平地的地方居住啊,席水而居,到了山上有什么意思呢?山上的土地也不肥沃。收的粮食是非常少的。种一葫芦收两水瓢,是常有的事,
一年到头,收成下来,能不能够吃的就难说了?就别提租子了,山里要是有好日子过,还要平原干什么?
竖刁仔细一想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知道公子斑,真的不一般,攻取的15个城市,嘴上说不要了。他不是要占领城市,他是要占领人心啊。还要号召这些老百姓离开自己的土地,到山里去种植土地。
十五座城池就回到了齐国,也是一片荒凉之地,连人都没有,留之何用?公子斑之心真的是千古未有之啊,不为占地为占人,这就是釜底抽薪啊,手段之新,手腕之辣,前无古人。这事得赶快阻止,怎么阻止?就是尽快收回管理权控制流民,
为此,竖刁立即给易牙房费信鸽:“易牙兄台鉴:速进朝廷,向齐桓公报告,公子斑煽动老百姓搬迁笔架山,为了尽快收回失地?我准备多赔粮食,四十万石到五十万石,现在是控制流民为第一要素,不能拖沓,速回信、愚弟竖刁拜上“”
是20天时间空着了,竖刁没有回来,又不能去打庆父,原计划摆平齐国,就去收拾庆父的;现在,既然不能去攻打庆父的军队,自己也不能闲着,于是,公子斑就在自己的解放区,也可以说是游击区吧,就在这个地方来一个发动群众,动员老百姓迁徙笔架山,
公子斑给出的条件可以说是相当优惠,凡是新迁入户,每人划拨十亩,三年不收税,每一家提供三个月口粮,即每人一百三十五斤粮食,这个条件一出,简直是不要不要的,士卒们深入到各个村庄宣传,一开始反应并不热烈,响应者寥寥无几,故土难离啊,看不到实惠,谁就这么草草搬家?
于是,公子斑又开出了第二个条件:三年后,按市场价收购每个农户百分之二十的粮食,吃不完的粮食也可以按市场价卖给政府,三年内有政府提供子种,这两条很快得到了老百姓的响应,大家都怕三年后收税太厉害,不敢妄自搬家,二者,子种也是大家最头疼的事,一年到头,往往连子种保不住,有了子种的保证,大家似乎有了兴趣。
在这20多天的时间里,所有部队几乎天天在做这个事。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反应。谁也不愿意现在就搬家?但是时间长了,想一想还是这样的合算。政府给了你三个月的口粮,加上你原来剩余的一点,差不多一个春季就应付过去了,不用再去逃荒了。
然后再想办法春种秋播,种自己的土地也是心安理得呀,不用担心被收租子,笔架山也许是个很好的去处?几天的宣传动员。一些人的思想开始动摇了。他们决定跟滑雪兵回到山里去居住。
现在,地租压得人透不过起来,辛辛苦苦收了了100斤粮食。地租要交60斤。人头税还要交20斤。留下的仅有20斤。一年巴到头,剩余的粮食,往往吃不到麦收季节。日子过的很清苦。要不是吃点糠,吃点洙面草,榆树叶一类的杂物?能混到麦收季节就万事大吉了。
实在没有办法混不下去了,就就得出去讨饭两个月到三个月。然后再回来收过麦子。讨饭容易吗?挨打受骂被狗咬,那是家常便饭,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根本请不起·郎中,说不定小命就丢了。早想逃离这个地方,又没有合适的地方,现在不就是有了这个地方了吗?还犹豫什么呢?